内容详情
2016年06月28日
91岁王樟生:传统理发的坚守者
店里的每一件理发工具都是一代人的回忆
阅读数:1792 本文字数:1682
没有宽敞的门面和耀眼的牌匾,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理发店内,只有一把刮脸刀、一把旧剪刀、一把掉了齿的梳子、一只老式电推剪和一条铁板椅。在寿昌镇西门村,91岁的王樟生依旧坚守着传统理发手艺。
夏日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王樟生的理发店,伴随着老人的讲述,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质朴的年代。
年代记忆:理发换米吃
19世纪30年代末,年少的王樟生想学一门手艺,就去当了理发学徒。“小时候放牛、挑担的活都干过,但我身体不行,吃不消干,就去学理发了。”王樟生说,那时的学徒学的东西很多、很辛苦,除了要学理发技术,工具修理什么的都得学。
那时,一般人理发都会选择“包头”。所谓包头,就是包一年的理发。王樟生在学成后,便做起了“包头”工作。走乡串村,一户一户地去寻找客户。“包人家一年的理发,可以换15斤或20斤稻米,家里7口人,也不够吃。”王樟生说。8年的“包头”经历,让他吃尽苦头,也让他对理发这行感情更深。
19世纪50年代,王樟生到了西湖桥理发社上班。圆头、平头、光头,还有当时流行的西洋头,是王樟生在理发社剪的最多的发型。“当时理个头一毛五,最贵也就两毛,一个月工资30元。”王樟生说,后来,横钢厂需要理发师,王樟生便去了横钢,这一待就到了退休。
“那时候帮各个年纪的人理发,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那时候虽说发型比较少,但理发的要求多,不仅要剃头,还要刮脸修面。”王樟生说。
传统理发:
会刮脸,还得让人舒服
1987年,62岁的王樟生退休了,但他继续当起了理发师。“退休没事做,我也不爱出去,想着还是理发吧,反正自己喜欢。”王樟生说。
鼎盛时期,王樟生的理发店每天都有好多客人来光顾。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理发店的增多,王樟生理发店的生意越来越差。这几年,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也不超过10个客人,更多的时候只有1到2个客人。“年轻人看我这么大年纪了,都不会进来理发了。”王樟生感慨道。
来这里的客人大多是老年人,是王樟生的老客户。相比现在的各种潮流发型,他们更青睐老理发师的手艺。68岁的张洪根,住在十八桥村,每隔几个月他都会来这里理发。到理发店,不用多说,坐上铁板椅,就直接开始。而张洪根喜欢来这里的原因,除了理发,主要是享受修面刮脸带来的舒适感。而这种手艺在如今的理发店,是无法见到的。
将椅子放倒,用热毛巾热敷脸颊,刷上香皂,再用剃刀刮干净,这就是刮脸的基本技巧。严谨认真的师傅会根据客人五官的形状实时调整手中剃刀的角度和力度,确保不刮伤顾客的同时还能让顾客感到舒适,这手艺没几年功力是做不到的。这套在别人眼中“危险”的事儿,在王樟生这里却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张洪根说,前几年,寿昌街上还有几位80多岁的理发师,现在都不干了,就剩王樟生了。“理惯了,他连我眼角的毛都能用刀刮,这种技术,没点手艺的人是不敢轻易尝试的。”张洪根说,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用刀修面,只有老式理发店才有。
坚守:见证传统理发
白衬衫+黑西裤+黑皮鞋,91岁的王樟生就像那个年代的“绅士”。每一天,早6点到晚6点,他都待在理发店里。有客人的时候理理发,没客人的时候就坐在沙发上发发呆。在如今洗个头最少都要15元的年代,王樟生的理发店理发、洗头加刮脸,也只需要10元。
除了王樟生,店里最吸人眼球的就是那几件理发工具了,它们陪伴了王樟生大半辈子,也算是古董了。如今这些工具被王樟生视为珍宝,特别是那张铁板椅,王樟生一直夸赞它牢固。而那把已经掉了不少齿的胶木梳,王樟生还在使用。对他而言,这些工具是他理发的回忆,也是一代人的回忆。
“这把椅子最贵,当时350块钱买的,那时候工资才30块钱。不过不心疼,剪刀那些工具当时也要几块钱,现在要买这些工具,都没有了。”王樟生回忆道。
说起王樟生,附近住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视力好,一点都不像90多岁的人。的确,理发、刮脸的时候,王樟生从不戴眼镜,手一点都不会抖。对于这一点,王樟生非常自信:“手经常活动,还是很灵活的。要是手抖,就没法理发了。”
王樟生说,等到哪一天理发手抖了,他就停下来,不然会一直坚持下去。“我这辈子没什么爱好,理发就是我最大的兴趣。”王樟生说。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手艺慢慢被人们遗忘,但就算老手艺淡出了历史舞台,也依然有人在坚守,这大概就是传统手艺的精髓吧。
(记者 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