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11月07日
严州古城探索“以文兴业”新路径 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
文旅融合“建德经验”荣登省《竞跑者》杂志
阅读数:615 本文字数:1445
本报讯 2025年,省委部署实施健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态体系。近日,省《竞跑者》杂志刊发《健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三)》,其中,我市严州古城探索“以文兴业”新路径,推动文旅融合新发展的经验做法获得关注和点赞。
巍巍乌龙山,浩浩三江口,三江繁华驿,千年严州府。近年来,严州古城持续深挖“千年古府文化”核心特质,围绕全域统筹、文化传承、跨界融合,探索“以文兴业”新路径。2025年以来接待游客量达2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
成绩来源于行动,在具体实践中,我市大刀阔斧变革,推动古城从“多头管理”向“专业运营”转变。一是推动管理重塑强基。2020年,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整合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体局及属地梅城镇等8家单位职能,成立严州古城管委会,统筹严州古城规划管理及建设,打破“九龙治水”式管理,实现“规划—执行—监督”闭环治理。二是推动运营变革提能。围绕严州古城文旅核心IP打造,统筹活动策划、日常管理、宣传推介,推动古城从“传统景区”向“文旅生态平台”跃迁,如投入3600万元打造从卯时“古城晨钟”到亥时“水上夜宴”的《严州十二时辰》全时段体验链,拉动游客停留时间至4.2小时,带动夜间经济收入占比达41%。三是推动价值转化增效。实施文化资产“确权+运营”新模式,对古城内不可移动文物(如青柯亭)、非遗技艺(如严州漆器制作)、文化IP(如《水浒传》笔下的“乌龙岭”)进行资产确权;授权“严州府”历史IP开发严州酥饼、严州主题盲盒等50余种文创产品,2025年以来综合销售额突破1亿元。
同时,深耕文化供给,推动古城“文化流量”向“产业增量”转化。一是迭代文化体验场景。以“宋韵文化”为主题修复正大街、南大街等古街巷12条,复建龙山书院、玉带河等历史景观21处,打造“宋韵奇妙夜严州”等沉浸式街区,持续打响严州宋韵文化和唐诗文化品牌。二是丰富人文研学场景。深挖“千鹤妇女”“浙大西迁”“建功立德”三大文化内涵,推出妇女教育、寻根溯源、初心教育等6条研学精品线路,打响“千鹤1955”“求是创新初体验”“源起建德”等研学旅行品牌。三是赓续活化历史文脉。通过宋韵演绎、九姓渔民婚俗、严州虾灯等非遗精品展演,为游客提供“观景+看戏”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2025年以来共计演出各类展演80余场,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
此外,创新共享机制,推动古城从“门票经济”向“惠民共生”转变。一是串联山水资源,打造度假大景区。发挥严州古城龙头带动作用,统筹乌龙山、七里扬帆等旅游资源,全力推动杭州富龙国际度假区、建德市三江口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串联乾潭、三都等周边乡镇,全力推进大三江口区域农文旅融合平台建设。二是展销土特产,打造富民大平台。以严州古城景区为核心划分民宿、餐饮、展销等区域,上线严州严选品牌,销售建德草莓、建德豆腐包、三都麻糍等特色农特产品,推动农民增收、农村致富。三是融入原住民,打造生活大社区。创新引育“乡村梦想家”,出台返乡创业人员扶持计划,同时推出“租金减免+流量扶持”,吸引600余位古城原住民参与古城店铺经营。截至目前,原住民商户年收入超15万元。
“这次严州古城‘以文兴业’的探索获登《竞跑者》,是对我们坚持‘文化深耕+创新驱动’路径的肯定,更是一个新起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联合梅城镇、市文广旅体局、市旅投公司等部门单位,深化文化活化,强化数字赋能,优化产业生态,以文化引力集聚创意人才和新兴业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让古城真正成为具有持续生长力的城市会客厅和文旅融合样板。”市改革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
(记者 仰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