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26日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需破“疏堵”难题
阅读数:563 本文字数:1252
本报讯 为切实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有效预防和遏制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发生,近日,记者跟随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市电动自行车专班”),对全市部分高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情况进行暗访。
记者在乾潭镇江山郡小区暗访时发现,一高层住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位于楼栋架空层,由于没有按要求做好防火分隔,目前处于整改状态,并暂停使用。而该小区高层住宅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和楼道出口停放了不少电动自行车,这也是不允许的。
市电动自行车专班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有关规定,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
然而,该小区的住户表示,不仅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设施也严重不足,他们也是实属无奈。
记者走访了江山郡小区两幢高层发现,其中一幢仅有5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另一幢也只有8个充电插座,充电端口数量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比例未达到1:3的要求,设施布局与居民需求不匹配。在该小区,工作人员还发现个别灭火器气压不足,消防器材被电动自行车、杂物遮挡等问题。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市电动自行车专班工作人员已要求该小区进行整改。
更楼街道香槟郡小区也存在充电点位未做防火分隔、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等问题,不仅堵塞了消防安全通道,还存在极大火灾隐患。另外,还有一处充电点位未公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标准。
据介绍,充电费用主要包括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的,市市场监管局将根据相关规定责令改正并进行处罚。
此外,在该小区还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后座加装了超长超宽行李架用于放置杂物。市电动自行车专班工作人员说,未经授权且未经过安全性能检测和认证的电动自行车零部件更换或配件添加,都属于非法拼改装行为。像这种加装超长超宽行李架的行为是违规的,将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在新安江街道香樟园小区,记者发现这里虽设有地下专用充停场所,但架空层仍有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停场所未按要求张贴消防宣传提醒资料,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电动自行车专班工作人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同时,要求小区物业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市电动自行车专班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拿出整改方案,督促有关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按标准按要求整改到位。
【编后语】安全防线的构筑,既不能忽视设施配建的“前端短板”,也不能缺位日常管理的“中端发力”,更不能放松安全宣传的“末端渗透”。唯有将“疏”与“堵”紧密结合,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严查严管,才能织密消防安全网,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燃”。这需要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自觉配合,共同守护我们家园的平安。
您爆料,我曝光,市民朋友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拨打新闻热线64781890,以及通过“宜居建德”APP、《今日建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我们爆料新闻线索。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