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9月11日
“服务—制造—应用” 低空产业全链融合
建德经验做法登上《竞跑者》杂志
阅读数:458 本文字数:1580
本报讯 2025年,省委部署实施完善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体制机制改革,明确一流强港、航运服务业、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航运浙江、中欧班列、多式联运等方面改革任务。日前,浙江省委改革办《竞跑者》杂志刊登并点赞了我市推动低空产业“服务—制造—应用”全链融合的典型经验做法。
近年来,我市依托航空小镇国家特色小镇优势,通过激活空域资源、强化整机制造、深化场景赋能,构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建德航空小镇获评国家首批低空旅游示范区,形成‘服务筑基、制造强链、应用增值’的良性循环。”建德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激活空域资源
构建智慧运营体系
在具体实践中,一是打造立体起降网络,改建千岛湖通用机场为华东地区最大2B级通用机场,系统构建“1+1+2+20+20”航空器起降体系(1个核心机场、1个测试基地、2个飞行营地、20个eVTOL起降点、20个无人机末端起降点),实现有人机、无人机协同运行。今年以来,累计保障飞行1.6万架次,保障飞行时长超2700小时。二是推动空域分层管理,依托华东地区最大(5700平方公里)空域资源,联合军方和民航部门试点创新“分层分区网格化”管理,划设有人机融合区(1200—2700米)、无人机专属试飞区(100平方公里)、混合运行区,推动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2024年以来,空域利用率提升50.12%。三是构建智慧飞服体系,完成全国省级低空飞服体系试点,建成通用机场地面网、低空航线网、低空通信监视指挥网“三张网络”,打造“三中心一基地”(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低空气象服务中心、低空情报服务中心、建德应急救援主运行基地)。开发“低空智联平台”,集成飞行计划、气象服务、航情发布等功能,服务响应速度提升61.5%。
强化整机制造
打造产业集群生态
围绕全链融合,一是盯引整机项目建链,紧盯工业级无人机整机制造方向,绘制低空产业链群图谱,锚定25公斤以上中大型无人机、eVTOL整机制造等领域精准招商,先后引入华奕航空HY600无人直升机、航空工业AG60轻型运动飞机、安飞航空电动飞机等项目。目前,中大型无人机产能达230架/年,华奕航空获国内首张无人直升机特适航证。二是集聚关联企业扩链,引进边界智控(机载设备)、自行者科技(飞控系统)等项目,培育系统开发、设备维修等业态,形成“整机+核心部件+运维”链条,打造“创新协同、资源共享、生态共赢”的低空产业联盟。目前,产业联盟成员达46家,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5%。三是推进军民融合强链,推动富凌科技、鑫鼎纤维、华奕航空等一批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军地需求对接、技术共享、成果转化平台,航空小镇军民融合相关产业产值达5亿元,获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地命名。
深化场景赋能
提升多元应用价值
在拓展领域方面,一是“低空+文旅”擦亮特色IP,开通2条省内、4条省际短途航线,打造9条直升机游览线路,开发飞行体验、空中观光、跳伞等特色项目,打造“宿建德江·逐蓝天梦”文旅IP,入选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带动相关旅游收入超6000万元。二是“低空+赛事”培育消费热点,围绕打造航空运动赛事高地,创新“赛事+培训+教育”模式,举办F3A航模世界杯、航空飞行大会、无人机航拍大赛等活动,拓展航空研学、驾照培训和飞行体验等融合业态,提升低空消费吸引力。比如,举办F3A航模世界杯,共有德国、西班牙、日本等13个国家500余名选手参赛,观摩人数超6000余名。三是“低空+巡检”提升治理效能,深化省级应急救援航空体系试点,创新引入固定翼飞机常态化护林,应用高清图传与智能识别系统,林火巡查效率提升10倍。成立新安江水域无人巡检中心,累计开展无人机江面巡检2320架次,发现并处置水面蓝藻、垃圾以及非法排污等问题743个。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策集成支持,始终奔跑在创新发展的第一梯队,加快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闭环,各方合力,努力把建德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市改革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
(记者 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