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21日

“乡村调理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阅读数:195   本文字数:1109

本报讯 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下涯镇创新推出“乡村调理师”做法,以“136治理”模式激活乡村治理活力,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奏响乡村善治新乐章。

下涯镇丰和村孙家自然村,一条坑洼几十年的石阶小路正在蜕变为平整水泥路。这一变化的起点,是“乡村调理师”孙荣潮的上门走访。

近年来,下涯镇以“136治理”模式推进“乡村调理师”工作。其中的“1”即围绕一个中心:坚持党建统领,织密建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抓实党员、村民代表网格联户制度,以10户左右为一个基本单元划分责任区,分层级公示联户清单,健全网格敲门问事、领导接访听事等问需机制,把治理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孙荣潮正是其中一员,他上门收集的道路问题,很快被排上议事日程。

据丰和村党委书记张美芳介绍,针对“乡村调理师”在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村民意见,村两委都会进行梳理汇总、处置落实。其中,丰和村孙家自然村这条道路已于7月1日开始施工,计划三个月完成,届时将方便村民出行。

如今,“乡村调理师”孙荣潮还成为了工程的现场监督员。他说,看着村庄建设得越来越好,作为党员更要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136治理”模式中的“3”即建强“红色先锋队伍、网格员队伍、文体善治队伍”三支队伍,通过定期召开党群连心会、网格议事会、村事决策会,发动多元力量参与。

丰和村原有10名保洁员,目前保洁员全部取消了,只保留了一名垃圾清运人员,卫生保洁全部靠村民自己搞,村民房前屋后包括公共区域则由党员、村民代表等来维护。张美芳说,“乡村调理师”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136治理”模式中的“6”即开展“挑刺、献计、助力、代言、添彩、点赞”六大行动。张美芳说,“乡村调理师”畅通了民主渠道,在村里形成了小事商量办、大事携手办、难事协调办的氛围,实现群众诉求全链条服务,一揽子解决。2024年,丰和村被列为省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

创新实施“乡村调理师”做法,下涯镇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乡村治理之路。下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探索“乡村调理师”做法,构建“136治理”模式,以党群连心、网格议事、村事决策推进乡村善治,已帮助解决群众反映问题387个,发挥党员作用助力乡村治理,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下一步,该镇将进一步健全机制、细化举措、建强队伍、丰富载体,努力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编后语】下涯镇“乡村调理师”的创新实践,像一股清泉激活了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让党员、村民代表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村民诉求有了表达的渠道,普通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全民共治图景正在乡土间生动铺展。

 

(记者 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