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8日
建德“一瓶水”何以撬动百亿产业
阅读数:241 本文字数:2122
本报讯 水是建德的灵魂,是建德的生态底气,更是建德源源不竭的产业动能。在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德牢牢抓住“水”这一核心优势,用好优质水生态、水资源,持续做活“一瓶水”文章,做强以水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文章,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智慧,将一江碧水酿成了可品味、可触摸的生态财富。
生态禀赋撬动发展潜力
水是宝贵的生态资源,在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建德率先在全域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体系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水生态系统及水利工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系统构建了核算标准体系,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量化基础。
今年,“淳安县与建德市探索开展区域间用水权交易,促进优质水资源生态价值实现”这项工作入选省级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早在2023年,两地基于新安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签订水权交易协议,有效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和用水效益,拓宽了水资源价值转化通道,促进两地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稳定、长期的优质水源供给,为建德水产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为企业规划和发展增强了确定性,降低了水资源获取成本和风险,有助于吸引投资、扩大产能,推动水产业链的完善和竞争力提升。
水权交易的签约,直接支持了农夫山泉等水饮料企业的生产需求,助推了农夫山泉六期项目落地建德,成为推动打造“百亿水产业”的核心基础,意味着获得产业升级的核心资源,推动水经济从“依赖自然禀赋”向“调配战略资源”跃迁。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优质水资源与产业空间错配的矛盾,更成为浙江践行“两山”理念的标杆实践,为全国提供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浙江样本”。
在建德,水资源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动能。
“一瓶水”激活百亿产业
建德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正是看中了建德的优质山水资源禀赋,1996年,农夫山泉选择在建德这片江南秘境落户,在新安江朱家埠建立首个生产基地,从此,一瓶瓶“有点甜”的农夫山泉从建德走入全国千家万户。
基于“大自然搬运工”的品牌理念和“天然、健康”的产品定位,农夫山泉天然地将水源保护视作自身使命。首先有好的水资源才能够生产天然健康的产品,从而实现企业增收、促进就业,带动本地增富的生态价值转换。从另一方面,农夫山泉的定位(搬运工)和产品特性(天然、健康)将水源地绿水青山和企业竞争优势深度绑定,促使企业将“金山银山”可持续地反哺“绿水青山”作为重要经营战略。农夫山泉通过与当地社区、居民、志愿者共同保护水源地,开展各项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工作,让大山深处的优质好水变现经济价值,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创收,助力当地致富。
农夫山泉扎根建德二十余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销量和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为建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已投资建成五个厂区,投产38条生产线,实现了从单一饮用水向多元饮料、从人工作业向智能化工厂、从生产制造向二三产融合的全面跨越,饮用水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其中建德基地营业收入累计超500亿元。
近日,总投资50亿元、用地1000亩的农夫山泉六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建德首个50亿级制造业项目,也是农夫山泉布局长三角首个投资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主要涵盖了饮用水和饮料生产制造、原材料和原物料生产加工等多个领域,既包括了最终销售产品的生产制造,也包括了原料的生产加工,这意味着农夫山泉要在建德布局全新的水饮产业链条。作为农夫山泉优化布局、壮大产业规模的“关键一环”,农夫山泉六期项目也是建德坚持龙头引领、做强产业基地的“重要一步”,它将有力推动建德打造世界级水产业基地,同时带动建德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农夫山泉的深度布局,彰显我市“水生态资源”向“水经济动能”转化的成功实践。
清水流金解锁共富密码
近年来,建德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持续打造全国水产业综合基地。在这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依托优质水资源,在农夫山泉、青岛啤酒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建德已逐步构建起以天然饮用水、酒类生产为龙头,软饮料制造为延伸,沿江运动休闲旅游、生态农业、健康养生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格局。
通过对新安江水文化研学体验路线的创新开发,游客可在风景如画的新安江畔深度体验农夫山泉工业旅游基地的独特魅力,亲眼见证优质原水到瓶装水的神秘转换。新安江的17℃凉爽夏夜与青岛啤酒激情碰撞,打响了“7017啤酒节”这一特色区域经济品牌,进一步激活建德的夏夜消费经济。
此外,依托河湖生态资源,建德突出 17℃新安江“水清、风凉、雾奇”特色,高标准打造“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重要节点。同时,建成一系列“亲水圈”和沿江绿道慢行体验区,串联起沿线农家乐、酒店民宿等产业,将水岸风景变为“钱景”。
2024年,建德水产业实现产值52.12亿元。水产业已跻身建德第四大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涵养税收的新源泉。
如今,建德正以“一瓶水”为精妙支点,撬动起整条产业链的价值跃升,这种“水生态—水产业—水经济”的转化路径,精彩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后记】建德用生动实践印证:优质水资源不仅是生态瑰宝,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这篇以水为笔、以实干为墨的新时代篇章,正在书写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精彩答卷,为“两山”理念的实践提供了鲜活的建德样板。
(记者 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