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3日
乡村陶艺体验热 青年创业正当时
阅读数:304 本文字数:888
本报讯 在大同镇农创客研学中心的二楼,一块块陶土在徐杭刚的手中旋转、塑形,悄然蜕变为素朴雅致的器物。这位202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年轻人,今年4月底在此创立了“牧之陶艺”工作室,开启了他在大同稻香小镇的创业之旅。
徐杭刚的创业契机,源于一次偶然的咖啡时光。在大同镇另一位农创客王文娟开设的“日咖夜酒”店里,他注意到了二楼的闲置空间。同为创业者的王文娟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兴趣,热情地向他介绍了大同镇的创业政策,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希望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
这次相遇,让徐杭刚的创业想法落地生根。他依托大同镇农创客研学中心的空间,打造了集陶艺体验、成品烧制、工艺创作与销售于一体的“牧之陶艺”工作室。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精美的陶瓷工艺品,更能亲手参与制作,感受泥土在指尖成型的奇妙乐趣。
工作室还特别注重青少年教育,通过陶艺体验课程普及陶艺文化,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与文旅融合。开业短短一个月,“牧之陶艺”已接待拉坯体验游客200余人次,营收超万元。“刚开业能有这样的客流和效果是我意想不到的。”徐杭刚欣喜地表示,“后续我期待和周边创业的小伙伴们一起联动,开发更多有趣的产品和玩法,让我们这片‘世外桃源’更加引人注目。”
徐杭刚的成功起步,离不开建德市及大同镇精心培育的创业沃土。当地为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出台了力度空前的扶持政策。例如,入驻农创客中心可享受前两年免租金、免水电的优惠,对电商、宣传推广、跨境电商等均有不同额度的补贴,优秀项目甚至能获得最高百万元的补助。大同镇的目标明确——让美丽乡村成为有奔头的地方,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为此,当地成立了农创客指导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与高校共建培养基地,创新推出“长三角大学生农创客成长营”等系统性培训项目,为农创客发展创造更优条件。
徐杭刚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当地农创客社群的互助共生精神。他的“开门红”,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映射出乡村文化消费潜力和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夕阳下,工作室里专注捏陶的学生,走廊上端着咖啡交流合作的农创客,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创业图景。
(记者 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