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13日
山水间的藏蓝承诺
阅读数:312 本文字数:1099
□ 谢苗苗
清晨五点的梅城古镇,天刚蒙蒙亮。我系紧鞋带,脚步轻落在凝着夜露的青石板上。自2021年从温州奔赴此地,五年晨跑时光已将异乡跑成了故土——不仅习惯了这17℃的江风,更让脚步在晨雾里摸清了这座城的脉络。
新安江的水汽在晨曦中蒸腾,恍若一幅徐徐铺展的水墨长卷。这终年恒温17℃的江水,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独特景观。当年十万建设者以“叫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气概壮举,在浙西群山间筑起“华东电力心脏”。我常想,这晨跑时掠过面颊的清风里,或许还裹挟着当年建设者肩挑背扛时留下的汗水气息。那些被磨出茧子的肩膀,扛起的不只是一座水电站,更是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滚烫承诺。
沿着江畔奔跑,脚下的青石板路总会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这座有着1800年历史的严州府治所在地,曾是徽商北上南下的水陆要冲。晨光中,“澄清门”城楼依旧巍峨,转角处的南大街还保留着“前店后坊”的传统格局。雕花门楣下的作坊里,建德豆腐包的热气混着严州酥饼的麦香漫出来——这是梅城人舌尖上的乡愁,也是我晨跑路上最鲜活的烟火路标。
在奔跑的过程中,我脑海里常会漫过派出所的日常。无论处理邻里纠纷时的耐心周旋,还是维护治安时的眼观六路,每项任务都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就如同这晨跑,途中会有疲惫,会有放弃的念头,但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记得调解千鹤那起积怨十年的产权纠纷时,也曾陷入令人窒息的僵局:双方当事人拍着桌子红了眼,甚至撂下极端言辞。那几天,我们捧着卷宗反复梳理细节,像突破极点时的呼吸调整,一次次叩开沟通的缝隙。当最终握手言和的那一刻,胸腔里涌动的畅快感,恰似冲过终点线时的酣畅。
行至老虎桥,远眺乌龙山黛色如眉。这座浙西宗教文化圣地曾百庙星罗,香火缭绕。如今虽不见香客如织,但晨钟暮鼓的余韵仍在山谷间流转。这让我想起王女士——那位被假“大师”骗走42万元的单亲妈妈。当专案组民警日夜兼程跨省追捕,在江西九江将嫌疑人张某缉拿归案,把追回的钱款交到她手上时,看着她颤抖的双手,我忽然湿了眼眶。我们不仅要挥剑斩除罪恶,更要织密反诈防护网,守护这方水土的文脉与安宁。每一次走访宣传都是责任的刻度,每一次警灯闪烁都是使命的宣示。
太阳跃出山头时,江面碎成万点金鳞。五年晨跑的记忆突然在脑中成了片:墓地救援时踩断的树枝还带着泥土腥气,赡养纠纷调解后老人递来的热茶余温未散,反诈宣讲时孩童举着的手抄报墨迹未干……这些画面和江雾、城墙、豆腐包的香气揉在一起,酿成了独属于我的建德味道。
我放慢脚步往回走,警服的轮廓在晨光里愈发清晰。原来,守护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把每个清晨跑成责任,把每条街道跑成牵挂,在17℃的江风里,把“建功立德”四个字,一步一步跑成藏在山水间的永恒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