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8月07日
“小板凳”话出幸福事 以微光治理撬动乡村大发展
阅读数:266 本文字数:922
本报讯 “朱家埠的郊野道路在多元资源联动下真的建起来了,这不仅圆了咱老百姓多年的梦,也为外地游客和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你们看,游乐场、停车场、研学基地……这一个个项目都被吸引过来了,现在我们岭后的人气越来越旺了。”日前,在新安江街道岭后社区朱家埠小区开展的“小板凳上话森岭”社区微光治理聊说活动上,聊起了社区这一年里的新变化。
为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助推产业发展,提升村集体收益及助力村民增收,新安江街道“乡村梦想家”服务团队以邻郊的岭后社区为依托,从人才、项目、产业融合入手,通过清家底、联部门、推项目、引人才力争实现增收益、促共富。
在岭后社区党总支、企业、青创团队及志愿者的积极联动下,一个集“党支部+公司+人才+文旅+志愿者+农户”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正在乡村延展开来。通过逐步收储农房,盘活山、水、林、湖等资源,团队成功组建“未来三年”项目库,确定实施类、预备类、前期类三大类40余个项目融合资源推进,逐一解决道路狭窄、嬉水河道失修、公共停车位不足等制约区域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现在,我们的社区里隔三岔五就有惠民服务和便民活动,社会组织带动下的志愿者服务意识有了新提升,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暖心服务。”岭后社区居民刘竹林如是说。
此外,团队还依托浙江传媒学院、拾豆子文化、乡韵短剧、草根视界等区域内外青创团队和人才队伍共同打造岭后农文旅“生态圈”。如今,“乡村有梦 营在岭后”“后浪在山岭”“跟着短剧趣旅行”“趣野森岭 乡村研学”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赛、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载体活动一一落地,活水涌入,农文旅的种子得到滋养,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努力,新安江街道“乡村梦想家”先后推出“新安江上 解锁森岭”“天羽·茶研学社”“青少年假日成长营”“银龄视界”“卡丁的乐园”“农夫山泉—水电站”研学等若干条精品研学游学线路,为乡村振兴服务发展和强村富民促共富带来新收获。
“接下来,新安江街道“乡村梦想家”团队联动资源将积极在项目高质量落地、空间资源再度盘活利用、乡村运营服务力提升等领域作新探索。”新安江街道“乡村梦想家”团队负责人孙陆炜表示。
(通讯员 徐慧群 吴凯 叶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