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30日
王玉霞:以热血浇灌生命 用微光照亮美好
阅读数:864 本文字数:1210
钦堂中心幼儿园谢田分园是一所偏远的小规模农村幼儿园,清晨7点,山雾还未完全散去,一个身姿轻盈、背着帆布包的身影快步穿过操场。她就是王玉霞,孩子们亲昵地喊着的“小王老师”,也是当地人口中的“献血达人”。从怀揣教育梦想踏入校园,到如今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爱心使者,她凭借19年的执着坚守,在教书育人与奉献社会的道路上,踏出了一条满是温暖与希望的生命线。
19载献血13800毫升的“生命接力人”
2006年3月1日,王玉霞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第一次走进采血车,看到血液一点点流进血包,她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从此,王玉霞开启了长达19年的爱心征程。从最初捐献全血,到后来定期捐献成分血,献血间隔从每年2次逐渐缩短为28天一次。截至目前,她累计献血量已达到13800毫升,这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更换了3次。
为了能顺利献血,日常生活中,王玉霞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包括平日的饮食,她都提醒自己要自律,为了能符合献血标准,为了在关键时刻能伸出援手。
2023年1月,她接到了一则献血求助消息:我市某幼儿园一位老师遭遇危急情况,急需大量输血来挽救生命。王玉霞得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把自己近期的献血证发给了钦堂中心幼儿园的工会主席。
“当时,我的心里满是紧张和期待,紧张那位老师的状况,期待自己的这份力量能派上用场。”王玉霞回忆道。那一刻,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多年坚持献血的意义,那种付出得到回应的感觉,就像一束光照进心里,让她无比激动。
2024年4月,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名单公布,王玉霞的名字赫然在列。多年来,她无私奉献的爱心善举,早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榜样,她用自己的热血,书写着生命的赞歌。
危急时刻的“第一响应人”
“王老师,你在学校吗?我的脚受伤了!”2024年12月28日晚上,王玉霞收到钦堂中心小学胡老师发来的求助消息。王玉霞没有片刻迟疑,朝着胡老师的宿舍奔去。她一路疾行,将胡老师护送至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后续胡老师的脚伤在及时医治下逐渐康复。
2025年3月10日晚,王玉霞又收到求助电话,这次是同事妈妈身体不适。她只轻声应了句“好的,我马上来!”便以最快的速度将同事妈妈送往医院。
在一次次的奔波中,是王玉霞对他人困境的感同身受。在钦堂乡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她的暖心故事从未落幕,它们如同一首首无声却深情的歌,在每一个角落悠悠奏响。
山村里的“蒲公英”教师
2025年寒假,凛冽寒风也吹不散爱心的热度。王玉霞跟随建德市健康志愿者协会,走进杨村桥镇和乾潭镇。在那里,低保、低边和特困老人的生活并不轻松。而王玉霞和志愿者们的到来,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每一位老人的生活。她们的陪伴,让老人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温暖与慰藉。
2025年1月12日,王玉霞做出一个温暖的决定——正式成为北京韩红爱心基金会的月捐人。或许每月捐出的金额并不多,但每一分每一毫都是她付出的拳拳爱心,是她在用自己的力量向世界传递善意。她说:“公益不是有意义才做,而是做了才变得有意义。”这句质朴无华的话语,无疑是她漫漫公益之路最生动的诠释。
(记者 别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