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29日

商圈经济活力背后的治理新答卷

阅读数:314   本文字数:1221

本报讯 当霓虹点亮街头巷尾,新安江街道的盛德夜市也逐渐热闹起来。夜市里的小吃摊从傍晚一直营业到第二天凌晨。小吃摊摊位一字排开,每个摊位齐整地隔开两三米,炒粉干、小烧烤、豆腐包等特色小吃摊琳琅满目。年轻顾客穿梭其间,排队的队伍虽然有些长,但还算齐整。

放眼整个夜市,既有烟火气又整洁有序。这得益于我市建立“红领商圈”商务社区的创新实践。去年12月以来,我市立足“聚人气、优治理、促发展”三大目标,构建“1+4+X”商务社区架构。

这一架构整合社区、政府部门、商户和居民代表四方主体,同时吸纳自治小组、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多元力量,形成商圈发展共同体。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党员参与自治、回应企业诉求等举措,以党建引领赋能商圈治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变迁,无论是承载城市记忆的老盛德—新安里街区,还是新兴的洋溪街道江和城商业综合体(原建德八佰伴购物中心)商圈,都不约而同面临着业态不够丰富的问题。如何实现“老街焕发新活力,新商圈塑造新名片”,成为商务社区联席会上热议的焦点。

“商圈想要热闹必须抓住年轻人的心。”“解决停车难题,这才能让大家的购物体验感拉满。”“感觉还缺少个特色文化街区。”……最近,“红领商圈·畅意新安”商务社区联席会上,商务社区联建单位代表、商场相关负责人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丰富业态、集聚人气、提升治理能力成为商务社区联席会讨论的主议题。此外,商务社区联席会还围绕主议题,设置了子议题,在明确“丰富业态—集聚人气—优化治理”的主干逻辑后,设置商业场景营造、交通动线优化、文化IP培育等子议题。

新安里夜市正在打造的“商圈+”实验场就是集聚人气的新尝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师傅的严州酥饼摊通过商圈联动的“非遗快闪”活动,日均销售额突破1000元;篮球主题餐厅结合CBA赛事推出观赛套餐,单日客流也达300人次。

此外,新安江街道、盛德国际商场和市文广旅体局正以公益演出的形式来提升商圈人气。商务社区整合部门、社会组织、商户等多方资源,培育文化演出、年货市集、运动赛事等消费新热点,丰富文旅消费新业态。仅春节期间,商圈总交易额较同期增长近3倍,带动37家共富工坊、400余家商铺销售量增长近30%。

人气的集聚在催生消费新气象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出新课题。洋溪街道江和城商业综合体(原建德八佰伴购物中心)商圈,“不差火”烧烤店虽带来客流,也给周边停车空间带来不小的挑战。对此,“红领商圈·一路向洋”商务社区打破部门壁垒,组织交警、城管、商户代表现场协商,最终通过增设临时车位、划定外卖专用区、设置智能导引系统等举措,使商圈夜间通行效率提升30%,周边商户营业额增长20%。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红领商圈”党建品牌就是要通过自身优势,整合多方资源,丰富“商圈+非遗、商圈+运动、商圈+文旅”等融合场景,不断释放商圈的消费活力。接下来,“红领商圈”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持续做优“畅通诉求、畅心服务、畅享好礼、畅谈会议、畅意公益”服务体验,让商圈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通讯员 詹聪颖 刘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