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11日

践行“文明养犬” 共享和谐家园

阅读数:1569   本文字数:1370

本报讯 如今,宠物狗已成为我市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然而,随着养犬人数的增加,公园、广场周边及小区公共休闲地,存在遛狗不牵绳、犬只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现象,不仅影响了公共环境的卫生和秩序,也给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在新安江主城区“两馆两中心”附近及沿江绿道,记者看到不少市民遛着宠物狗。其中,大部分市民能够遵守规定,给爱犬系上牵引绳,但仍有部分市民放任宠物狗自由奔跑,未采取任何约束措施。

遛狗不牵绳,首当其冲受威胁的便是儿童。儿童身形矮小,极易成为犬只攻击的目标,造成不必要的后果。一位市民说:“万一狗主人没牵绳子,狗看到孩子,兴奋地跑过来,对孩子危险性很大。所以,希望养狗的人管好自己的狗,出门系上牵引绳,对小孩安全,对大人也安全。”

除了没有规范拴绳遛狗之外,在公园广场的草坪和江滨绿道上,经常可见狗的粪便,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还增加了清扫的负担。一名环卫工人说:“草坪上面狗大便很多,我们天天都要清扫,有的狗把大便拉到马路中间,狗主人也不清理。”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八佰伴商圈附近。傍晚时分是市民遛狗的高峰期,记者观察到,很多市民带着宠物狗出门散步放风,方便狗狗排尿排便,但宠物狗随地便溺后,主动清理粪便的主人寥寥无几。

对此,一位市民表示:“有时会在草丛里面看到狗大便,希望养狗的人注意下,及时清理,不然太影响市容了。”

养犬诚然属于个人选择,但只要宠物狗走出家门,进入公共区域,养犬人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义务。根据有关规定,犬只伤人或致人患病的,养犬人应当将被伤者送至卫生防疫部门诊治,依法负担全部医疗费用和赔偿损失,并由犬类主管部门捕杀或没收其犬只,吊销《养犬许可证》,对养犬人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由犬类主管部门暂扣犬只,对养犬人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犬只,吊销《养犬许可证》。

宣传教育是推动文明养犬的重要先导。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公共区域有关文明养犬的标识标语相对较少,如沿江绿道虽然每隔一段都有一块指引标识牌,禁止图标中包含“禁止携犬进入”,但该图标不太醒目,过往行人若非刻意留意,很难注意到,其提醒作用大打折扣。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今年,该局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文明养犬综合治理:一是依托市场主体建设首个公共遛犬区,希望以点带面推进人犬分离,在满足爱犬市民需求的同时减少纠纷;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运用公共遛犬区这一载体举办多种形式的公益宣传活动,结合日常工作推进村社及线上平台等普及养犬法规,倡导遛犬要牵绳、犬粪要自清的文明养犬理念;三是建立涉犬问题应急处置队伍,以便快速处置城区犬只扰民事件,提升管理效率。文明养犬需多方合力,在此也呼吁市民自觉遵守规定,共同营造安全、整洁的居住环境。

 

【编后语】文明养犬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文明养犬的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市民对文明养犬的认知,助推文明养犬新风尚。对养犬人来说,应自觉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依规办理养犬证,接种疫苗,遛狗必牵绳,主动清理粪便,做到文明养犬,共创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您爆料,我曝光,市民朋友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拨打新闻热线64781890,以及通过“宜居建德APP”、《今日建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