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4月08日

科技赋能生产 秧苗坐上“电梯”

阅读数:334   本文字数:463

 

本报讯 优质的秧苗是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近日,记者在位于大同镇的益明家庭农场里看到,5台高大立体的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

随着齿轮转动,只见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上,层层叠叠的育秧盘仿佛坐上了“电梯”,通过自动滑轨上下循环,每一盘秧苗都能均匀地接受光照和水肥的滋养。进入秧苗房第七天,一盘盘秧苗已经吐出绿油油的新芽,长势喜人,15到20天即可育完一批次秧苗。

智能化育秧不仅缩短了育苗的周期,还大大提高了效率。益明家庭农场负责人郎学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运用传统育秧方式,100亩早稻秧苗需要2亩稻田,而现在总占地2亩的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就能够培育500亩稻田所需的秧苗,不仅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育秧周期也缩短了近一半时间。

据介绍,W链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能对秧苗所需要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进行检测与精准调控,不仅能有效避开“倒春寒”的风险,让早稻育秧不再“靠天吃饭”,还可以大幅缩短育秧时间,方便管护,节省劳动力。而且,培育出来的秧苗密度适中,也更适合进行机械化插秧,从而实现育秧到插秧全程机械化。

(记者 潘奕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