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3月06日

长期护理保险“润泽”失能家庭

阅读数:774   本文字数:1622

 

本报讯 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长期护理保险成为失能家庭的希望。多年前,家住新安江街道府东社区的小邵因疾病和骨折失能,家庭负担沉重。今年,长护险介入后,小邵得到了专业护理服务,让他们一家重燃生活的希望。近日,小邵的家属专程向市医保中心赠送了一面致谢锦旗,表达对长护险政策和工作人员的感谢。

多年前,小邵因缺血缺氧性脑病,加之右腿骨折,身体机能严重受损,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此后,小邵的家属承担起了24小时不间断的照护重担,不仅要料理他的吃喝拉撒,还要时刻警惕他的健康状况是否出现异常。起初,家人满怀信念,坚信凭借自身的力量能够照顾好小邵。然而,日复一日的劳累逐渐消磨了他们的精力,让他们深感力不从心。长期的精神紧绷和高额的医疗开销,使家庭经济愈发紧张,也让整个家庭陷入生活无望状态。

2025年1月,转机出现了。小邵的家属了解到长护险政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长护险作为一项关键的民生保障政策,旨在为失能人群提供必要的护理支持,切实缓解家庭和社会的照护压力。1月14日,小邵家属通过“浙里办”线上渠道提交了长护险评估申请。

申请提交后,市医保长护险团队迅速做出响应,1月22日,专业评估专家上门,对小邵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展开全面评估。最终,小邵被评定为重度三级失能。小邵于2月起正式享受长护险待遇,由护理机构建德市钱江缘颐养院为小邵提供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涵盖了清洁卫生、营养摄取、排泄护理、移动舒适和安全护理、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用药指导等六大类共41项服务。护理人员定期帮小邵擦拭身体、清洁口腔、协助洗澡,依据他的身体状况定制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协助解决大小便问题,帮助他进行身体移动,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并严格按照医嘱指导用药。

小邵的家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激动之情:“以前的日子真的是太艰难了,一家人都被压得快喘不过气。现在有了长护险,专业的护理人员帮了大忙,小邵得到了更周全的照顾,我们也终于能松口气了。真的特别感谢长护险政策,给我们家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贴心服务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小邵的生活质量,也让家属从繁重的照护负担中解脱出来,家庭氛围逐渐变得轻松和谐。

小邵的家属还说,今年过年期间,护理人员如约上门进行居家护理服务,恰逢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他们看到护理人员对小邵的照顾,纷纷称赞护理人员非常专业也十分敬业。“长护险护理人员都很优秀。她们不仅在照顾小邵的时候展现出了专业的服务技术,还十分细心,会轻声细语地和他说话,注重心灵上的抚慰。我们真的很感谢她们!”

据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护险在我市的推行有着严格规范的流程:失能人员或其代理人既可以通过“浙里办”线上申请,也可前往窗口线下办理。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经办人会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上门评估。评估结果每月在建德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公示,公示结束后在浙里办线上送达,申请人可全程在浙里办便捷查询进度。送达结果次月,居家护理由居家护理机构上门服务,居住在养老机构的则由养老机构提供护理,护理费用由医保基金和护理机构结算,失能人员和家属无需支付限额内费用。目前,我市共有长护定点机构12家,包括6家居家护理机构和6家养老护理机构,为失能人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护理选择。

按照现行医保政策,选择机构护理的,重度失能Ⅰ级、Ⅱ级人员长护险基金按 50元/床日支付,重度失能Ⅲ级人员为70元/床日;选择居家护理的,重度失能Ⅰ级、Ⅱ级人员每月服务时长不超过25小时,重度失能Ⅲ级人员每月不超过35小时,基金按60元/小时结算。

长期以来,失能人员护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失能家庭,长护险政策的推出,特别是居家上门护理服务,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安慰。从精准评估到服务落地,从制度完善到暖心实践,我市正以高效与温情托起失能家庭的希望,让“老有所护”的承诺照进现实。

自今年1月1日长护险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共有323人提交了失能等级评估申请,通过评估享受长护险待遇115人。接下来,市医疗保障局将持续推进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确保长护险制度惠及更多失能人群,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记者 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