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8日
“僵尸”充电桩 不是小事一“桩”
阅读数:1306 本文字数:1124
本报讯 如今,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选择绿色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群体也在不断壮大。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我市加大了基础设施配套,16个乡镇(街道)实现公共充电桩建设全覆盖。但记者近日前往多个停车场进行实地探访,发现部分公共充电停车场存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给市民充电带来了不便。
记者首先来到下涯镇北滨江路停车场,发现该处停车场的充电桩有的屏幕显示没信号或系统维护,请试试周边的提示,有的显示屏则是直接黑屏、破损,还有部分充电枪头损坏被丢弃在地上等问题。目前,该停车场内大大小小十几个充电桩,都因不同问题处于“故障”状态。有市民告诉记者,这里的充电桩坏了都有一年多了,一直没人管。
而在靠近沪瑞线的下涯驿站停车场,充电桩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该停车场内的3个充电桩都贴有“充电桩报修中,请勿使用!敬请谅解!”的标签,充电枪散落一地。
此外,在下涯镇之江村,记者随机走访了四个停车场,其中两个停车场存在充电桩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充电桩损坏后为何长期无人处理,记者联系了相关管理单位。建德经开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余争红向记者解释:“主要因为充电桩建设投入的时间比较久,2019年就建成投用了,经过5年多的使用,有一部分线路板因为长期在江边发生老化而出现故障,而且新能源技术更新比较快,5年前的线路模板现在生产厂家基本上都已经停产了,维修起来困难很大。”
如果充电桩只建不管,不仅浪费公共资源、影响用户体验,还有可能引发如电气故障或触电风险等安全隐患,长期忽视维护还会损害城市形象,降低公众对新能源基础设施的信任,最终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出行目标的实现。因此,建设与维护需同步进行,以确保充电桩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对此,余争红表示,该公司非常重视市民的充电需求,也一直在努力提升充电设施的服务质量。下一步,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并制定维修计划。同时,加大运维人员力量,加强对充电设施的监管和维护,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对部分老旧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确保市民能够正常使用充电设备。
【编后语】充电桩的建设和维护不仅关乎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便利性和满意度,更是现代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保障公共充电桩的正常使用,直观反映了城市在规划、建设、运营及维护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相关管理单位要在规划时注重科学性,在运营中强调可持续性,在服务上体现人性化。同时,呼吁市民在使用充电桩过程中要文明有序。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方便、绿色的出行方式,助力绿色交通的发展。
您爆料,我曝光,市民朋友可以扫描二维码或者拨打新闻热线64781890,以及通过“宜居建德”APP、《今日建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我们爆料新闻线索。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