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28日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 高质量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
阅读数:1340 本文字数:1837
本报讯 昨日上午,全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暨高质量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推进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杭州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要求,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在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中干在前、走在前,高质量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
市委书记富永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锋主持,市领导吕平、俞伟、钟永明、周密、郑泽挥、蒋哲远、程星火、黄炜、方华、张扬军参加。
会议公布了2025年第一批农文旅“强经济、促增收”共富实践站点,并为其中14家代表授牌。会上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宣贯《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解读《建德市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高质量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部署2025年农文旅融合重点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作表态发言,航头镇航川村、三都镇三江口村、杭州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富龙集团发布了杭州富龙国际度假区项目设计全球征集方案。
富永伟指出,2025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要提高站位,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省委“132”工作体系上来,准确理解把握“千万工程”是牵引、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路径、缩小“三大差距”是主攻方向、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是重大使命,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快缩小“三大差距”,高质量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努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作出更多建德贡献。
富永伟强调,要聚焦“强城”提能级,构建三级联动新体系,坚持“东扩、南拓、西进、中优”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提升梅城和寿昌两大副城、乾潭和大同两个中心镇,着力建设一批有示范意义和辐射作用的重点村,持续提升县城承载力、中心镇聚合力、重点村引领力。要聚焦“兴村”塑品质,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一体推进和美乡村、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充分发挥乡村梦想家、农创客作用,共同谋划村集体经济“造血”项目,选好用好能策划、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保平安、促和谐的带头人,持续美化乡村风貌、优化乡村运营、强化乡村治理。要聚焦“融合”促协调,完善城乡一体新机制,一体推进城乡规划、设施服务、“进城入乡”,让“人地钱技”等要素资源在城乡间充分流动,激活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要聚焦“产业”强质效,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不断深化“1+3+X”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高质量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专项规划,不断提升轻极限运动业态,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产业,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农文旅融合新高地、文旅共富示范地。要聚焦“富民”增收入,拓展联农带农新渠道,大力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夯实共富基础,让农民群众就业有“术”、致富有“路”;聚焦产业经营增收,结合“标准地”建设,打造共富新农园,深入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拓宽共富路径;持续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力足的现代乡村经营主体,提升共富增量。
富永伟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不断凝聚强大合力,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强烈的担当,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为高质量打造“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样本”作出更大贡献。
王新锋强调,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融合”、落脚点在“富民”。要抢抓低空经济、银发经济、新时代“千万工程”、杭州旅游西进等机遇,坚定“富民”导向,招引培育有能力、有情怀的经营主体,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协同发力,持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三江口文旅平台实现新突破,更好发挥国企带动作用,实干担当、干出特色,真正在强村富民上取得实效。要打造标志性成果,围绕“幸福宜居、文旅共富”目标定位,探索形成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创新和闭环机制,打造有建德辨识度的亮点。
(记者 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