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5年02月18日

老有康养17行 让幸福“开门可及”

阅读数:242   本文字数:1140

本报讯 近年来,市民政局聚焦老年人需求,用心、用情推动硬核“四件套”,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港湾,让老年人收获“稳稳的幸福”。

临近中午,乾潭镇乾潭村老年食堂逐渐热闹起来,老人们陆续来到老年食堂,排队取餐,落座享用,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自2024年5月开业以来,该村老年食堂迎合老年人口味,菜品推陈出新,实现就餐人数115人。前来老年食堂就餐的乾潭村村民们纷纷表示,这里的饭菜新鲜又好吃,大家都喜欢来。

据乾潭村负责人介绍,村老年食堂最多的时候有130多人就餐,村里还定期为老年人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免费理发、义诊等等。

除了用餐之外,市民政局推出适老化改造和安居守护项目,通过改造居住环境、提供便捷的生活设施等方式,帮助老年人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作为该项目的受益家庭,梅城镇总府社区居民王根珠说:“改造之前,我们家的厕所干湿不分离,容易滑倒。现在干湿分离了,我们还弄了洗澡椅子,家里老人腿脚不方便,可以坐着洗澡。”

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居家+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机构服务质量、优化布局,2024年,我市全面实行特困人员市域集中供养模式,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安全放心”的养老服务兜底保障体系。

记者来到汇泉·馨安家园看到,集中供养的老人们正在唱歌、跳舞、做手工,舒适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们赞不绝口。老人们普遍反映,这里不但饭好吃,而且环境也好,大家都很高兴,觉得住在这里跟家里一样舒服。

市社会福利中心暨汇泉·馨安家园总经理李永奥说:“园内已经有92位特困长者居住,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不但可以唱歌、跳舞,还有图书馆、棋牌室等文体场所,另外还可以参加菜地劳动。作为养老服务企业,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为园内老人们提供更好的养老护理服务。”

据了解,2024年以来,市民政局深化“幸福方桌”爱心助餐品牌,构筑“党委力推、兜底刚需、模式创新、功能升级、众人助力”工作格局,新增助餐点位87个、就餐人数1500余人,承办杭州市农村老年助餐现场会,入选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和杭州市级共同富裕试点。办好民生实事,新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78张,完成300套“安居守护”设备安装和20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改造提升;平稳有序完成特困人员市域集中供养改革,全力打造“老有康养”标志性成果。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市民政局从老年食堂、居家照料中心到养老机构,全方位推进老有康养工作,通过安居守护、适老化改造、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等措施,为全市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老有康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接下来,市民政局将继续努力,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具有建德特色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记者 郑雪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