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11月11日
童谣润童心 童谣伴成长
杭州学军中学附属洋溪小学获评省级语言文字特色学校
阅读数:388 本文字数:941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浙江省第二批“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语言文字工作典型案例名单,杭州学军中学附属洋溪小学凭借“自悟共创新童谣”项目,被评为“一校一特色”语言文字特色学校。
近年来,洋溪小学将童谣系列活动与德育相互融合,教师尝试着把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引进课堂,寓教于乐,在童谣的诵读理解和创作中,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情感品德、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童谣是传唱在儿童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简练生动、明快押韵,朗诵起来顺口、合拍、动听,给人轻松、活泼、趣味的感觉,是孩子们学习、游戏和树立高尚道德情操、促进发展的良好媒介。走进洋溪小学,到处都能听到童谣声:“校园里真热闹,柳树青青花儿俏。同学们蹦又跳,讲文明懂礼貌。见到老师敬个礼,见到同学问声好。爱护环境有新招,花草树木齐欢笑。”
校园内一首首童谣响起,学生们很快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并学着创作自己的童谣作品。这些年来,学校激励学生们创作了童谣《上下楼梯》:“小朋友学生走楼梯,不要跑不要跳,不追逐不吵闹,慢慢走不摔跤。”还有经典的《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小孩别打游戏机。你拍二我拍二,为人处事别反尔。你拍三我拍三,谨记安全重泰山……”这些富有创意的童谣源自学生的生活,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潜移默化规范自己行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该校六年级学生蒋语歆说:“大家一边念童谣一边学着做,慢慢的,课间文明休息的多起来了,追跑打闹的现象少了,同学关系也更融洽了。”
经过多年的童谣课题研究,如今已升级成为杭州学军中学附属学校的洋溪小学,将继续把童谣纳入教学主阵地,让所有学生走近、认识、了解童谣。该校每周五下午都会举办“童谣梦剧场”,让学生以“诵、唱、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才华。每年12月都会举办“童谣宣传月”和“绿色童谣节”,让学生们通过诵童谣、编童谣、画童谣、书童谣、演童谣、唱童谣、秀童谣等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同时,该校将继续以童谣主题跨学科实践活动、《童谣校报》等平台,进一步拓展童谣育人的空间。
据悉,目前该校已出版《学生生活新童谣》《走进童谣世界》等多期童谣校本教材,多次荣获杭州市童谣大赛优秀组织奖,被评为建德市首批语言文字应用(童谣)基地学校。
(记者 邓林 别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