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05日
公益林建设20周年 建德森林覆盖率达73.52%
阅读数:462 本文字数:1052
本报讯 盛夏时节,烈日炙烤下的城市被层层热浪包裹。然而,在酷暑中,位于我市的浙江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却展示出另一番景象,园内参天古木郁郁葱葱,枝叶交织成一片片翠绿的天幕,为附近游人提供了一片难得的清凉之地。
今年是浙江省公益林建设20周年。多年来,我市认真落实林长制工作决策部署,积极创新管护机制,开拓兴林富民路径。截至目前,我市公益林面积133.87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51.6%,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从99.4万亩增加到12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52%。
公益林面积大,管理任务重……今年夏天连续的高温天气对基层林业工作者来说压力倍增。“巡林前,各巡林小组的成员都会分析该林区森林资源分布和生产作业区,重点排查林区防火道路、消防水池、高压线路等。只要山上不发生火灾,平平安安的,我们也就高兴了。”驻守江南林区的护林员吴正柱说道。
像吴正柱这样的护林员,我市共有486名,负责16个乡镇(街道)、3个国有林场的巡林工作。近年来,我市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重要抓手,形成了由市级林长统筹,林业主管部门监督,乡镇(街道)护林员具体落实的“市—镇—村”三级公益林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建德市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建德市公益林护林员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
管理只是第一步,如何提升公益林森林质量,释放公益林生态效益是我市多年来的奋斗目标。市公益林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们聚焦‘林长制’建设,对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公益林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做到造、封、管三管齐下。”
基于此,我市公益林内已实施抚育面积40余万亩,累计新建珍贵树种基地10万余亩,森林群落结构复杂稳定,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守绿”“增绿”是为了更好地“用绿”“富绿”。原先的林场可以说是一片人迹罕至,除了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人来。“但这几年,林场里的马路宽了,游玩设施多了,一到节假日园区内的接驳车一辆接一辆的开,游客数不胜数。”新安江朱家埠郊野公园的工作人员笑着说道。
近些年,市林业局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在森林公园内打造休闲娱乐场所,解决了林区道路、管护房建设、供电供水等问题。“与村社合作,由村集体直接参与公园运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激发了当地村民积极投身农家乐和民宿产业的热情,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除了林区改建推动林旅融合,鼓励生态公益林经营者开展林果、林药、林菌等非木质林下经济产业,也成为拓宽“绿色收入”的重要抓手。20年间,我市共计发放重点公益补偿资金5.3亿元,直接惠及林农3万多户。截至2023年底,全市林下经济产值11.59亿元,带动1.7万户农户增收。
(通讯员 林荫夏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