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16日
严州古城的大小南门
□ 黄建生
阅读数:4243 本文字数:1995
编者按:近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市融媒体中心、市文广旅体局承办的建德市2024年“新安悦读”系列活动之乡贤名家走读三江两岸活动在严州古城举办。30余名文艺界代表先后探访了严州古城古建筑、历史名人和遗迹、古文化名人故居、文学名家纪念馆等地,领略了严州文化风采,并以玉带河、状元坊、浙大西迁、青柯亭、龙山书院、青云桥等独特文化标识为切入点,探寻严州文脉,创作文学作品,现刊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梅城严州古城的南面城墙,有两座城门,均朝南面临新安江,称大小南门。
澄清门,梅城人称“大南门”,在严州古城正大街最南端,是最为市民所熟知的梅城地标性建筑之一。
历史上记载的严州建城共有4次,最早的是唐中和四年(884)陈晟筑罗城。周围19里,高、阔都是2.5丈(约七八米),面积大约5.6平方公里,比现在的梅城集镇大好几倍。北宋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被镇压后,睦州改为严州。严州知州周格重修战乱中些微受损的严州城垣,南向濒临新安江水的城门有两座,靠乌龙山一侧的称“安流门”;今日“澄清门”位置的,称“定川门”。定川、安流,都包含着对山河不荡、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部将、外甥李文忠及胡大海等占领严州(时称建德路,同年改称建安府),三年后(1361),驻守严州的李文忠再次对在战火中受损毁的严州府城包括城墙进行修葺,由于尚处战时,下游占据杭城的张士诚时有窜扰,加上财力局促,因此城墙修葺工程未能大规模展开。修复后的城池约合1.02平方公里,范围已大为缩小,8座城门改设为5座。其中,在定川门原址重新修筑的城门,为了便于防守,将城门修筑成双层墙体的瓮城,并将其改名为“澄清门”,一直沿用到现在。
“澄清”二字,原为描述城门外东流而去的新安江江水的澄亮清澈,后人也赋予其严州境内“吏治澄澈、官行清廉”的美好愿望。所以,2019年建德市在“澄清门”下,为受到不实诉告之累的敢担当的干部,举行了给予宣告清白的“道澄清”活动,成为全省纪检监察工作的新亮点。这大概是修门建楼者所没有想到的吧。
旧时,出澄清门,经过一段不长的直街,就到新安江边,东西两侧有石阶通往江面登岸处平台,上游为大南门码头,下游为黄浦街。因两者之间的场地(即街心)为方形,有如棋盘,故当地人称澄清门外为“棋盘街”,也特指黄浦街。石阶落差达10余米,高大一点的船,卸货需要搭木跳板上岸。1937年11月,浙江大学西迁到梅城时,有一幅照片,清晰地记录了当时桅杆林立的“严江第一码头”的景象。此处码头、集市合一,商家生意极为闹猛。旧时梅城人有俚谚,大意是,就算是一只狗在这里开店,也能发大财。
而现今复建的古城墙临江西北侧的“定川门”,其实为移用旧名,原先并未在此地构建过城门。
“安流门”则在这次重筑中被封闭不用。清道光五年(1825),严州知府聂镐敏重开此门,并加筑城楼,名“福运门”,市民俗称小南门(据记载,重开此门时,发现旧城门的门扇已化为泥土,裹在门上的铁件已锈蚀破碎)。小南门直对字民街,通门后,方便了城东、城南居民生活,也造就了这一带相当长时期的繁华。抗战时期,国军第63师司令部就驻扎在此门内侧宋家湖附近。新中国成立后,尽管20世纪60年代,县城迁移到白沙镇,但小南门、字民街一带仍不失繁华。20世纪90年代,此处的梅城工人文化宫,更是民众文化娱乐的中心。而填宋家湖建成的农贸市场,经过多次改造,直到前两三年,一直都是梅城人日常生活的必去之处。现在,梅城农贸市场、工人文化宫等先后被拆除并另建,玉带河重新疏通,宋家湖也恢复往日的波光粼粼景象,成为旅游胜地。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与清朝廷左宗棠等将领部队在严州呈拉锯战,城池几经易手。同治元年十一月(1862),清军在新安江南岸,以大炮轰击南门一带城墙,澄清门被破,清军入城,太平军撤往浦江。所幸严州城墙未受整体的毁灭性的破坏,战后,也仅做了简单修葺。
澄清门之上,筑有“澄清楼”。1938年为便于城内居民躲避日机空袭进行疏散,浙江省政府下令拆除部分城墙,澄清楼因目标醒目而被拆除。后因梅城下游修建富春江水电站,根据设计,大坝截流蓄水后,库区回水将猛抬20余米,因而1961年至1970年,分两期实施梅城集镇防护工程(俗称“大坝”)时,“澄清门”被封闭并与城墙一道包入防洪堤大坝内。1992年,在热心的梅城居民的倡议和支持下,重修了“澄清楼”。2015年在实施严州古城保护示范街建设中,重新开启“澄清门”,并配套改建“澄清楼”,使之焕然一新,再次成为梅城地标性建筑。
被包入坝体而侥幸得以保存的此段城墙,在发掘出后,被命名为“元城墙”。这段城墙中的石条、石块等垒石,或长或短,或方或圆,参差不齐,未事裁选,是原本民居建筑门槛、天井、石柱所使用的构件,还夹杂者大量的碗碟碎片。可以想见李文忠修葺城墙时因原材料短缺、只能从城中毁坏的民居废墟中就地取材以应急充数的仓促。许多游客心存疑问,说:李文忠不是明朝人吗?他修的城墙怎么算是元朝的呢?其实简单,因为李文忠1361年修筑该城墙时,大明王朝尚未建立;1368年朱元璋才称帝,宣告大明王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