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10日

“千鹤嫂”撑起和美乡村共富半边天

阅读数:1061   本文字数:1679

青山绿水间的杭州建德市梅城镇千鹤村,因《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浪漫描写而得名。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千鹤妇女精神应运而生,建德市千鹤村从此成为“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萌发地、重要实践地和重要创新地。2020年以来,该地在杭州市委的关心支持下,总结提炼了“自强奋斗撑起半边天,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忠诚奉献共圆家国梦”的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

近年来,建德市财政局紧紧抓住“千鹤妇女精神”这一独特资源与优势,联动梅城镇、千鹤村,力推“资产+”致富模式,合力盘活村级闲置资产,重点完成荒地盘活2000余亩,重新规划闲置农房12处,厂房3座,改造民宿综合体1家,商铺10间,打造“千鹤嫂创业街”,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今年“五一”期间,该街区接待游客超21万人次,作为严州古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续获得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等央媒关注报道。

深挖“产业+”致富模式,赋能产业核心IP。建德编制实施《千鹤一线红共同富裕示范区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结合财政政策资金扶持,每年安排2000余万元支持职业技能培训、人才素质提升;每年安排4000万元新打造公共区域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千鹤IP,吸引女创客、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做大乡村产业共富“大蛋糕”。

实施“乡村梦想家”培育计划,推出“千鹤嫂”农特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形成乌米粽、晒面、玉米粿等特色产业带,带动黄文娟等10余名女创客成为庭院合伙人,年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不断拓宽带民增收的产业矩阵。

同时,建德财政整合涉农政策资金推动产业发展,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暨共富乡村项目工作。2017年至2023年间,千鹤村累计获得31个项目,补助资金达4700余万元。千鹤红共富产业园项目作为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每年销售额可达到3000万元以上,带动古街10余户商家每月增加销售额2万元以上,四个村集体经济每年可获得不少于60万元的总分红,带动3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年收入可增加5万元。

在政策红利、资金加持下,聚焦女创客生产生活需求,打造“千鹤嫂创业联盟”等妇创服务平台14个;打造“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延伸预制菜制作、来料加工、非遗女红等产业链条,同步实现妇女“家门口就业”“多渠道就业”。

如今的千鹤村,街巷井然、风情满目,已成功创建成为我省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千鹤书房”“千鹤一碗”“千鹤一味”……“千鹤嫂”顶起了乡村振兴半边天。

共同富裕不单是物质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自信自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建德市高质量建成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创成浙江省首个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两年高标准承办全球女性论坛。截至2023年底,基地累计承接发展中国家女官员、省内外妇女干部、党员干部参观、培训33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民宿餐馆经营、特色农产品销售增收700余万元。

不止于千鹤村,实现全域乡村振兴,“她”力量不可或缺,建德财政与银行紧密合作,着力提升农村妇女创业就业质量。2022年8月,围绕省财政厅赋予建德市“扩中家庭财税政策体系综合试点”,截至2023年底,该局会同建德农商银行助力“扩中家庭”试点项目,累计为全市499户妇女发放贷款1.08亿元,财政贴息和银行让利并举,降低“扩中家庭”创业妇女融资成本98.03万元,有效带动低收入妇女、再就业妇女就业增收,发扬“半边天”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千鹤路径”初见雏形。

 

【调研札记】

乡村要振兴,但农村妇女的就业质量不高是突出短板,而妇女精神是引导妇女创业就业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建德的创新之处在于:财政促富发挥“她”力量,继而发挥乡村振兴路上的“家”力量,探索妇女助力共同富裕的“千鹤路径”成效初显。

通过弘扬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激发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和信心,通过政策支持创造妇女创业就业的有利条件,通过培训指导提升妇女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素质,通过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帮助妇女创业就业干事,让“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精神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希望建德打造的“‘千鹤嫂’撑起和美乡村共富半边天”这一生动案例,更好地传承弘扬千鹤妇女精神,做好“千鹤德嫂”家风家教文章,示范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在创业创新、基层治理、家风家教等领域积极作为,有力推动建德妇女高质量创业就业之路越走越宽,未来可期!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