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24日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 章荣朝

阅读数:582   本文字数:3239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节日历史由来已久。因“九”字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关于重阳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其中写道:“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其时农作物丰收,要举行祭飨天地祖宗恩情之大礼以庆贺。汉朝的《西京杂记》中宫人贾佩兰回忆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可见当时的节日习俗已初具雏形。另外从节气物候的自然因素看,九九重阳是天气从温热到寒冷转变的时间节点。

与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相同,重阳节也有传说故事:东汉时,汝河边有个瘟魔出现,人们相继染病身亡。有个名叫桓景的青年,家人皆因病去世,只有他侥幸生存。于是,他病愈后告别家乡去访仙学艺,立志为民除魔。他打听到古老东南山上有位法力无边的仙长,便不畏艰难险阻找到仙长。仙长被桓景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热心教给桓景降魔术,还赠送他一柄降魔宝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桓景已学会且精通了降魔术。快到九月九日时,仙长赠予桓景许多茱萸叶子和菊花酒,还密授他几句秘诀,送桓景下山回乡。重阳节早上,桓景给乡亲们每人分发一片茱萸叶和一壶菊花酒。到中午时,随着汝河里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水面,刚来到岸上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只得止住脚步,随即脸色转变,身子发抖。桓景趁势手挥降魔宝剑,冲上前去,把瘟魔刺死于剑下。自此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一直延续下来。

《晋书》中的《孟嘉传》就有记载:晋朝文武官员于重阳节登高,孟嘉在观山景时头上帽子被风吹走也不知道,众人作诗笑孟嘉遇到“落帽风”,孟嘉也回诗辩解,相互戏谑了一番。隋唐时期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到明清时期,北京重阳登高已很盛行,当时登高地址:南有天宁寺、陶然亭,北有蓟门烟树、清净化域,远到西山八大处等。人们赋诗饮酒,烤肉分糕,取一时之快乐也。慈禧太后每年重阳节去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并架设围障,以防闲人偷看。上海附近无山,人们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大假山作为登高处,民国年间以登二十四层国际饭店为乐,十分热闹。如今国强民富,祖国到处绿水青山,交通发达,远近处处可以登山观景。可饮菊花酒,也有桂花酒,还可以吟诗属文、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只是插茱萸的活动日渐式微。

早在西汉典籍中就有“重阳佩茱萸”的记载,茱萸成了重阳节的特殊标志,所以古时也称重阳节为“茱萸节”,并把茱萸和菊花两种植物,分别以“避邪翁”和“延寿翁”的雅号称之。茱萸古时是一味中药的名称,产于吴越一带,当地有人称其为“艾子”或“越椒”。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性温热,气味辛辣而芳香,可以祛寒驱热毒。古人以之为吉祥物,认为常佩戴茱萸可以避邪去灾。

秦汉时期,就有人开始“佩茱萸”。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里记载了九月初九少男少女佩茱萸的情形。至唐代,重阳佩茱萸、插茱萸的习俗已十分盛行。人们在重阳日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用香袋将茱萸叶子装在袋子里带在身上,年轻姑娘将茱萸枝头插在发髻上作饰品。宋朝时期,过重阳节还用彩绸等物制成艺彩茱萸当礼品,相互赠送,以表友爱。明清以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淡化。其间,已有北京等地过重阳节时把菊花枝叶置于门窗之举,有“解除凶秽招吉祥”之意。

重阳习俗中的茱萸或菊花和端午节的菖蒲、雄黄作用相似,目的是除虫、防疫、保平安。重阳时节天气乍凉还暖,正是“十月小阳春”气候。此时前夕,秋雨潮润,秋热未尽,不期还有“桂花蒸”,衣物用具容易受湿变质。此后,天气转入寒季,而用有杀毒除虫之效的茱萸、菊花等清除残存的病毒虫害可谓“抓住良机”,此乃古人智慧的表现。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众生活中对颇有迷信色彩的避邪消灾的意识逐渐淡薄,转变为重在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对未来寄予希望和期盼,祈求延寿与长生。年长月久,无意中冷淡了“避邪翁”茱萸,热心于“延寿客”菊花,后代人过重阳节只能在诗歌里见到茱萸了。而菊花可酿制成酒、制作成糕点等食品,与人们共度重阳节,关系更亲密了。

提起重阳吃的糕点食品,必须讲讲“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称“糕”而不称“粿”或面包、馒头之类,顾名思义,它的起名与重阳登“高”习俗有关。从宋代开始,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见诸于文字记载。如吴自牧写的《梦梁录》里记录都城临安(杭州)过重阳节的习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以小彩旗,名曰重阳糕。”随后的明朝刘侗与于奕正合写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了北京的重阳风俗:“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这种插小旗的传统重阳糕,有些地方一直流传至今。其用意是某些地方因受地形和物产的限制,难以举行登高避邪、采摘茱萸的仪式,以吃“糕”代登“高”,以插小旗代茱萸,来继承先人过重阳节的仪式活动。书中还说:“父母家必迎出嫁女回来食花糕。”民间有些地方迄今还流传“九月九,搬回闺女歇歇手”的谚语。各家制作的重阳糕里都有枣、栗、瓜子仁等佐料,隐喻谐音“早”生贵子,早“立人”。

重阳吃的是重阳糕,喝的是菊花酒。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的诗序中云:“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诗人爱菊如命,重九之日到菊花园里去喝菊花酿制的浊酒,喝完后再吟诗,潇洒自得地过重阳节。饮酒作诗是古代文人们的标配生活方式。北宋京都开封,重阳赏菊之风非常盛行,人们赏菊归来,痛饮菊花酒。据说,古人喝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期间为次年重阳节酿制的:重九日,釆摘蓓蕾初开的菊朵,加上一些翠绿的枝叶,掺和在酿酒的五谷食材中,而后一齐酿制成酒,保存到第二年重阳节饮用,那酒又醇又香,说是喝了可以益寿延年。从医学角度说,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安肠胃、补肝利血之妙。唐朝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诗中有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登高插茱萸、赏菊、饮酒等活动,一般都是文人、士大夫等有闲者的游乐方式。重阳时节已是“白苹吹尽楚江秋”“一任晚山相对愁” 的日子,文人登高、赏菊、饮酒时,常要吟诗作对,慨叹心中的悲秋感。历代留存下来的重阳诗中有不少名人佳作。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是唐朝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还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过,从古到今,我最中意的重阳作品是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主席词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都是旁人难以企及的。

我国从前是农耕社会,人们温饱难求,所以古人喜欢温暖、能生产粮食的春夏季,不喜欢寒冷萧疏的秋冬时。重阳也称“辞青节”,与此相对应的“上巳”(三月初三)是“踏青节”,那时“万紫千红总是春”,因而文人踏青到兰亭举行“曲水流觞”之开心乐事。而重阳“辞青”后将进入寒冬长夜,举行“登高”饮酒时则仰天长啸吟“秋”(诗意为愁)情,因而文人自古多“悲秋”。看以上三首重阳诗:王维写亲情,二十八个字,读起来铿锵有力,韵味绵长,堪称杰作,可诵完诗后,心中却有隐隐的惆怅落寞感;李清照写闺怨,细腻极致,清人许宝善赞之“幽细凄凊,声情双绝”,可细读之,全词核心是一个字——“愁”,读者诵完词后,愁绪满怀;再读毛主席的词,这首词写于革命战争年代的1929年重阳节,全词透过写景,抒发革命豪情,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语言朴素自然,音韵回旋起伏,气势雄浑磅礴,意境瑰丽宏伟,读后令人情豪、气壮、志高。

中华文明是在历史传承中发展起来的。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其节日“敬老养生”的主旨与汉代古籍《西京杂记》所载“令人长寿”的精神一脉相承。而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历经守正创新、赓续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符合时代精神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