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21日

葡萄奶奶

□ 朱耀照

阅读数:892   本文字数:2017

 

葡萄奶奶是老家的邻家妹妹,比我小几岁。小时候常跟她一起砍柴、放牛。说到邻家妹妹跟葡萄的关系,还可追溯到小时候。

邻家妹妹兄弟较多,家境不好。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将番薯干煮熟当饭吃,气味难闻,而且吃后消化不好,屁很多。当时,很多人避而远之,称她为臭屁娘娘。好在邻家妹妹内心强大,从不在意。

到山上砍柴,她总要先找吃的。后来,她对每座山上有什么野果,什么时候成熟,都了如指掌。当然,我们在同一株树上争抢野果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那时,山上野山楂、山毛桃、野杨梅和猕猴桃较多,总能摘到一些。而野葡萄,似乎很少,我也没有任何兴趣。

忽然有一天,邻家妹妹对葡萄有了兴致。她问我吃过葡萄没有。

我摇摇头说:“没有!”

“应该很好吃。”她肯定地说。

“为什么?”我问。

“王翰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多美!”她说,眼里充满着期待。

“我读过的一篇散文中说,天山上有葡萄沟,葡萄多到烂成厚厚的泥。你去不去?”我一边责怪,一边对葡萄也产生了无限的憧憬。

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在离家五里地的山上砍柴,发现了一丛特别的藤蔓,上面挂着一串串像珍珠似的圆果子。我脑海里马上跳出两个字:“葡萄!”

高兴无比的我马上走近葡萄蔓,但藤蔓展开如高棚,站在地上根本摘不到。我用柴木勾下了一串,尝了一口。“好酸!”酸到闭上眼睛,眉头紧皱,伸出舌头。刚才的兴奋马上被浇了一盆冷水。

最终还是决定摘几串,送给邻家妹妹。

看到葡萄后,邻家妹妹脸上满是喜悦,放一颗在嘴里,便说:“好吃!”

然后,越吃越快,没多久,便一扫而空。

“哪摘的?”她意犹未尽。

“山皇殿后山上摘的。”

“如果是在门前山上多好!”她感叹地说。

第二天傍晚,邻家妹妹拿来了几串葡萄。她说,找到那野葡萄藤了,葡萄也全摘光了。

我感到奇怪,问她是如何摘的。她说,摘不到的,就砍下藤蔓。落在地上的,就一颗一颗捡起来。

我的火气一下上来了,问她:“那明年要不要吃了?”

邻家妹妹笑了,说:“吃葡萄,哪管得着明年?吃了葡萄,就叫我现在去死也感到值得。”

顿时,我哑口无言,但心里很是酸楚。

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邻家妹妹嫁到了外乡。我则大学毕业,在乡下教书。

邻家妹妹刚嫁过去那年,我去过她丈夫家,一看就是穷苦人家。一间房子,厕所、猪圈和厨房、客厅挤在一起。楼上,只有一张大床,客人来了,他们就睡在粮柜盖子上。

后来,因路途遥远,联系少了。我很少回老家,也不能从她的兄弟那了解她的情况。偶然间听人提起的,也很是模糊。说是两人很勤劳,但孩子多,十几年过去,生活变化不大。又有人说,她和丈夫曾到上海养鸭子,结果亏了很多钱。

初秋的一天,我到菜市场买菜。转过路旁的水果小摊,隐约听到有人在叫我。我寻声一看,原来是邻家妹妹。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有些凌乱,旁边是两个竹篮,满满的紫色的葡萄顶到篮柄。 她笑着说:“这些葡萄是我家种的,很甜,你拿一些去吃吧。”

说着,拿出皱巴巴的蓝色塑料袋,一串串地放进袋里。她装了三串后,我拿了过来,并付钱给她。

“小时候,还吃过你摘的葡萄呢!”她一定不肯收。

“现在生活如何?”

她笑着说:“种上葡萄后,生活好多了。造了两间房子,大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小儿子还在读高中。现在还欠一点账。过了今年,就解放了。” 邻家妹妹理了理黑少白多的头发,笑得很舒畅。

“好的葡萄,有公司来收购,差一点的自销。我很少来这里,今天刚好到城里办事,又有便车,就带两篮过来,做做广告。”

我为她高兴,便连连答应有空时去她家摘葡萄。

几年后,我去外乡办事,便顺道去赴约。找她家葡萄田很容易,到村口一问就知道了。村里人不叫她名字,不叫她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亲,只叫她葡萄奶奶,说因为她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当年,县里来推广种葡萄,许多人犹豫不决,她却马上承包了几亩地,搭起葡萄棚,栽种起来。因讲究品质,不用催熟剂,销路一直很好。

在葡萄棚,邻家妹妹正招呼着几个摘葡萄的路人。她见我来,非常高兴,摘了几串,让我先尝一尝。

“真好吃,比我们小时候吃的野葡萄好吃多了。”我的眼前浮现出她吃野葡萄时的贪婪模样来。

“没有野葡萄的酸,哪有我这些年种葡萄的劲头。”她笑了起来。

“现在,谁也不会说‘吃一颗葡萄死也心甘’的话了。”我玩笑着说。

“那时,除了吃的,什么也不重要。现在,要享受的好东西可多了。”邻家妹妹有点难为情地说。

“你知道吗,这葡萄田里,还有野葡萄品种改良的,你想不想尝尝?”

想起第一次吃野葡萄的滋味,想起那株被砍的野葡萄藤,我不由地摆摆手,想拒绝。

这时,一小篮葡萄递了过来,个头很小,与野葡萄无异,但颜色青紫,很是诱人。我尝了一颗,便连接不断地吃了起来。

“酸酸甜甜的,风味很独特。有童年的味道,却又更胜一筹。”我总结道。

“小小葡萄,能改变我的生活,这是我以前从没想到过的。”邻家妹妹不由感慨起来。

“不,葡萄奶奶,这是你这些年来勤劳的成果。那一次你送给我的葡萄,我儿子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呢!当然,这一切还靠政策支持,社会变革。”

不知不觉,书生气十足的我也称这个青梅竹马的邻家妹妹为葡萄奶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