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6年04月15日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写在寿崇德水彩经典《严州山水秀如锦》出版之际
阅读数:2172 本文字数:3787
□ 陈利群
寿崇德先生在梅城耕耘、生活四十余载,把自己最美好的艺术年华和生命印记都镌刻在严州这片土地上,严州山水有知,严州历史有知,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他在这一方热土上留下的功勋和伟业。
寿崇德先生少有宏志与绘画禀赋,对绘画艺术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十三岁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从西安奔向重庆,投身于一代国画大师吕凤子的门下,开始从艺之路,并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当时轰动陪都的少年英才。后来,在时局的动荡和巨变中,他选择了进步和自由,和亿万万民众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又响应祖国的召唤,自动放弃生活条件更优厚、对自己艺术提高更有帮助、更有发展前途的大城市的高等院校工作,选择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于是,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来到了地处浙西山区的严州府治所在地——梅城镇上的严州师范学校,从事具有启蒙意义的初等美术教育工作。从此,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扎根山区,与人民为伴,教书授业,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偏远山区的美术教育事业上,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初衷不改,诲人不倦,以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和深厚的美学修养,影响引导自己的学生,并惠及千千万万个农家子弟。他也因此成为严州这片土地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人景仰的一代名师。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如坚守人生价值的卫道士一般,精诚守护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始终不离不弃,把自己融入严州的土地,把丹青的视角倾注在新安山水之间。对于寿崇德先生人生道路的选择,有许多人感到惋惜,也有许多不解。但是,我觉得,这正是一个艺术家良知与大爱的体现。作为艺术家,就是担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即绘画要承担政教风化的责任。为了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寿崇德先生选择与人民在一起,面向自然天地,面向有血有肉的苍生,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淳朴、善良、执著、真诚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山区人民。他的这种选择,是以牺牲自己艺术创作为代价的。但是,他得到的是人民的爱戴与尊敬,这种人生难道是没有意义的吗?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高度和境界,在梅城,在建德,在严州,寿老师就是一个符号,是美丽的,也是历史的文化标识,如高耸的大山一样,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里。他那高尚的人格力量和闪烁的生命精微之光,永远烛照后人,并因此而载入严州史册。
纵观寿老师的一生,我们这个时代的印记在他身上都留有深深的痕迹。尽管他曾经有别人无法比拟的辉煌和荣耀,但是,同样他也有过彷徨和挫折,更有过苦闷和冤屈。在编辑他的《严州山水秀如锦》一书中,我想在这里向关心寿老师的读者披露一件不应该忘却的往事。
1983年的初春,我去梅城采访,很多人说起寿崇德老师蒙受不白之冤,要我去写点文字向上反映。带着对寿老师的景仰之心,我第一次踏进严师的校园。在校园东北角的一排教工宿舍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文质彬彬、亲切和善的寿老师,我们从下午一直谈到晚上,后来因为停电,我们秉烛夜谈,直至黎明时分。至此,我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1982年9月1日至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同志在会上作了《全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政治报告。这次会议有1600多名与会代表,寿崇德老师是其中的一名,他也是当时美术界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另外一名为敦煌艺术大家常沙娜)。当时正值盛年的寿崇德老师,其荣耀达到了人生的一个高峰,他本可以因此而进入人生的新境界,创造出属于他的新辉煌。但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就在他开完党的十二大回来不久,在一次杭州市的传达十二大精神报告会之后,寿崇德先生突然杳无信息,在公众眼中消逝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多月之后,事情的真相才浮出水面:他被隔离审查了。而隔离审查的原因是有人匿名写信向上反映,说寿老师非法倒卖文物字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十年文革动乱之后,百废待兴,文化事业遭受的浩动更是需要尽快补课。当时的黑龙江省博物馆正式恢复成立。为了填补馆藏文物字画的缺失,黑龙江省博物馆的一位同志,手持介绍信,千里迢迢地来到了梅城,慕名前来求助寿老先生帮忙,请求寿老先生转让一小部分自己的画作和他收藏的作品,作为他们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收购。面对这样合法、合情、合理的要求,寿老先生欣然同意,他一共把自己的和自己收藏的二十几幅书画作品,以比市场价低很多的价格出让给黑龙江省博物馆。这种合法途径的买卖交易,收购方是国家的正式机构,怎么会在一些人眼中成为非法倒卖文物字画呢?这在今天看来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这桩案子,伤害的又竟是一位对党有着崇高信仰,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家,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么?对于自己受到不公正的遭遇,寿老师并非睚眦必报之人,而是宽容待人,淡然处之,既没有向上申诉,也从不向人谈起自己的冤情,默默承受社会带给他的不公。他只求俯仰天地,无愧于心。这是何等的人格境界?
出于一种正义之感,我赶写了两份内参,分别寄给了浙江省和杭州市两级报社,两家新闻媒体也有了不同的反馈。但是,不知何故,这件事始终没有任何答复和纠正。十几年之后,寿老师告诉我,组织上告诉他已经没事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也就把这件事了结了,在我看来,这是不公平的。
因为这件事,我与寿老师相识并相知。特别是2006年我兼任建德市文联主席之后,寿老师作为名誉顾问,我每年春节都要去杭州他的家中拜访请教,近闻他的教诲。每次见面,他是那么的健谈,他的记忆力是那么的坚强,无论什么人,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他都记得分毫不差。他是那么的谦和、善良,对全民族的美学教育状况忧心忡忡,特别是对他毕生关注的山区农村的初等美术教育的沉沦,更是大声疾呼。他在这方面的想法很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面对这个浮躁社会,他的这些意见又有多少能够被采纳和实现呢?一次,我们还谈起要在新安江为他建艺术收藏馆,他都爽快答应了。因为他挚爱新安山水,挚爱严州这块土地。但是,后来因种种原因而搁浅,从而留下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缺憾。
2008年秋,我自解缧绁之后,和寿老师见面的机会少了。前些年,我们只在寿崇德及师生画展上见过两次面,那时他的精神还是很好的。两年前,听说他得了老年性的健忘症,我始终是不相信那是真的,那么充满智慧的人,怎么会得健忘症?后来与朋友谈起,他们说,越是聪明智慧的天才,年老之后就越糊涂。人生的无奈,大抵也是如此吧。
今年的春天,我出差去四川,期间传来了寿崇德先生去世的消息。我未能赶上送别老人,心中留下许多的遗憾。回家之后,重读《寿崇德画集》和《寿崇德书画艺术》画册,看到寿老先生亲笔书赠“利群先生雅正”落款的集子,真是百感交集。一代名师就此殒落,实在是严州文化界的重大损失。从此,我们不仅失去的是一位艺术大家,更是失去了一位恩师与长辈,怎不令人扼腕太息。
前些日子,我在各种报章上读到寿猛生先生及寿老师学生的怀念文章,心中总有一种想要写点东西的冲动。想把这段历史写出来,以此告慰寿老先生在天之灵。好在今岁秋末,建德市美协主席陈峰来找我,说要出版寿崇德先生的水彩画经典《严州山册秀如锦》画册,其中主要选他画严州山水风光的水彩画作为主,还有小部分其他水彩画精品。作品收集已由寿老先生的长子寿再生编选完成,交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因为是以梅城古城风光写生为主的,有的已定格成为历史,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书稿。梅城镇的傅定辉书记和施树康镇长非常支持,先后给我打电话,要求把寿崇德《严州山水秀如锦》一书,交由我们严州文化研究会来负责统筹,列入《严州古今文丛》出版序列。我认为这是大好事,所以就应承下来,着手读稿和校勘,并促成我为集子写点文字作为纪念,附骥于集子之后,以寄托心中对寿老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严州地域,山川毓秀,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连忘返。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三江汇流,在严州地界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有如诗如画的美景,就有传之后世的佳作。从黄公望到渐江、唐寅,再到黄宾虹,从新安画派到浙派山水,都与严州留下过无尽的勾连,这些大师们,都在严州山水中寻得灵感,创作了流芳百世的精品佳作。寿崇德先生能够留在严州古城近半个世纪,就是秉持先人的遗风,沉静于严陵山水之间,从中发现美的真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作。他的《新安江水电站卷》等画作,就是时代的音符,是为时讴歌的历史画卷,是可以承前启后的传世作品。它是新安山水沧桑变化的真实写照,它的价值会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愈显珍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寿崇德先生是穷其一生,实践着美术应该肩负的时代责任。他的作品,与他心中的国家、民族、时代有关,与他理解的生命意义有关。他的作品集艺术性、思想性、社会性和爱于一体,是真正的杰作。因此,他的作品是有穿透力的,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可以感动后人。还有本集中选刊的严州古城门、水戽门、南峰塔、东关、乌石滩、钓台、乌龙山等画作,有的景观现在已不复存在,成为历史了,以后再也见不着了。但是,它们可以作为史料,为我们今天修复古城时提供借鉴,从而突显了它的实用价值和历史意义。从这一点看,我们真应该感谢寿崇德先生为我们留下的这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
我们愿寿崇德先生追求的大爱美德和严州山水的美好境界,如三江之水,奔流不息,永存于天地之间。(2015年深秋于梅城宝华洲。本文作者系严州文化研究会会长、严州文化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