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03日

跟随唐诗畅游钱塘江

——读朱睦卿先生《钱塘江唐诗之路》

□ 尚佐文

阅读数:841   本文字数:2086

 

自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四条诗路”,建设诗路文化带的决策部署以来,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有序推进,成效明显。这既是浙江大花园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令传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倍感振奋。

“四条诗路”文化带起兴于“诗”,以“诗”串“文”(文化),落实于“路”,是承载浙江文化振兴和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诗路文化带建设并不排斥“诗”之外的其他文学体裁和文化遗产,但正如2019年浙江省政府印发实施的《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中所指出的,“以‘诗’(诗词曲赋)为点睛之笔”,围绕“诗”下功夫,是诗路文化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围绕“诗”下功夫,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历代诗人与诗作,是诗路建设的根与源,诗词文本的整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二是研究。如果文献整理是“挖矿”,那么学术研究就是“冶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揭示古代诗词资源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三是普及。用选编、注释、赏析、演绎等方式,将古代诗词的精华推介给广大读者,这就好比用冶炼出来的黄金打造各种式样的精美首饰。四是应用。在景区建设、公共空间设计乃至生活场景营造中应用古代诗词元素,呈现传统风格的美感,让传统诗词走进当下、融入日常,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对照诗路文化带建设的要求,这四个方面都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其中“应用”属于“跨界”,“应用者”与传统诗词研究者往往属于不同领域,相互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方面往往存在“最后一公里”现象,一些在学术层面早已澄清了的误说,在地方政府官方介绍和景区解说里,依旧以讹传讹,更不用说一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充分地应用于文旅融合建设中。这些年我参观考察过不少与诗路文化带建设相关的地方,对此深有感触,特别期待能实现学术成果有效转化、适合诗路文化带建设者取资应用的诗词选本。当我读到朱睦卿先生即将付梓的这本《钱塘江唐诗之路》,不禁眼睛一亮,因为这正是我所期待的读物。

在书前的《内容提要》里,睦卿先生开宗明义地道出编写此书的初衷:“本书是一部兼文学地理学和文学鉴赏为一体的跨学科著作,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四条诗路文化带的决策部署而作,选诗标准文史并重,侧重历史影响大者,以备当今读者欣赏、建设者开发。”近年来我参与过一些诗路文化带建设的工作,曾提出选编诗词作品的四个优先标准:“名人、名篇、景点、故事”,似与睦卿先生的标准不谋而合。本书在框架结构方面,具见出睦卿先生着眼于“应用”的用心。全书分为杭州、睦州(今已并入杭州)、婺州(今金华市)、衢州四编,编下按当时的行政区划以县设章,章下以景点设节,层次井然,颇便于各地“按需取材”。编(州)、章(县)、节(景点)各以简介为先导,便于读者整体了解。书中对72位唐代诗人的172首诗篇作了详细解析,并连带介绍了49位诗人的205首作品,一册在手,尽揽钱塘江诗路的唐诗精华,适合旅游者对照景观阅读欣赏,更是中小学生诗路研学的最佳读物。

本书的解析部分,同样着眼于“应用”,不仅串解诗意、鉴赏艺术特色,还特别注重作品的“在地性”。注析古代诗词,涉及特定地域的历史、地理、语言、名物、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往往因其特殊性而成为难点所在,睦卿先生在这方面具有一般学者难以企及的优势。如对与睦州结缘甚深的唐代诗人刘长卿诗中提及的开元寺、碧涧别墅、蛇浦桥、竹林寺、白沙渚、白石山等地名,睦卿先生援引志书、唐人诗文、今人考证、民间传说,结合今日地理状况,一一作详细的考辨介绍。这不仅因为睦卿先生是浙江人,更得益于他长期从事地方文化尤其是严州文化研究的心得。

睦卿先生是浙江省研究诗路文化的先驱。在新昌的竺岳兵先生提出“浙东唐诗之路”后不久,睦卿先生即着手“浙西唐诗之路”的研究,于1995年在《浙江学刊》上发表论文《开发浙西唐诗之路》,随后又于1997年选编出版《浙西唐诗选》。2019年,为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四条诗路文化带建设的决策部署,又撰写《钱塘江唐诗之路开发利用研究》建言,分析了钱塘江唐诗之路的形成与特色,提出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有如此深厚扎实的基础,这部《钱塘江唐诗之路》自然不是仓促应付之作。可以说,本书虽为着眼于应用与普及的读物,但融入了睦卿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本书对钱塘江诗路唐诗资源的挖掘整理,与浙东唐诗资源相衔接,梳理出一条横贯浙东西,延伸至浙中、浙西的唐诗之路,并与其他两条诗路相呼应,启发和推动浙江全境“唐诗之路”的研究,这在当前学术界重视全国范围“唐诗之路”研究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古代优秀的诗词作品,常读常新,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这378首唐诗被睦卿先生编入《钱塘江唐诗之路》,是它们精彩生命在当下的延续;如果这些作品将来被应用到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中,就是它们又衍生出新的精彩生命。在此,我期待这些唐诗在钱塘江诗路上绽放光彩,祝贺并致敬年近八旬的朱睦卿先生取得的新成果。

(作者系杭州出版社总编、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朱睦卿先生的《钱塘江唐诗之路》一书已申报省文艺基金项目,将于今年10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