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13日
春笋虽美味但不宜多食 别因贪嘴伤了你的胃
阅读数:2380 本文字数:1006
本报讯 眼下正是春笋大量上市的季节,无疑是当下最火的美味。春笋虽然鲜美,但也不能多吃。最近就有人因为吃春笋吃得上瘾,把自己的胃给吃“坏”了。
贪吃春笋吐血进医院
“真没想到吃春笋居然会胃出血,幸亏治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家住大同镇的乐爷爷心有余悸地说。
近日,72岁的乐爷爷因出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解黑便等症状,前往市一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后了解到乐爷爷有多年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病史。近期因为贪恋春笋的美味,他在一天之内吃了大量春笋,而后开始感觉胃不舒服,当天下午居然吐出一滩血。经医院内镜检查,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为何吃笋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据市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介绍,春笋中的粗纤维含量高,比较难消化,而大量食用会刺激肠胃,损伤消化道黏膜,一些小血管就很容易受到损伤。胃溃疡、胃炎病史人群的胃本身就比健康人群脆弱,春笋当季,抵不过胃里的“馋虫”,多食春笋就很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春笋虽鲜可不要贪多,不然春笋变“春损”。
哪些人群不宜吃笋
肝硬化、消化道溃疡疾病人群
胃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吃春笋,以免加重病情。
过敏体质人群
敏感体质的人也要谨慎吃笋,春笋含有草酸,会引起过敏加重,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吃笋更要小心,以免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有结石的人群
由于春笋含有草酸盐,在体内很容易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引起结石。
儿童和老人
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与利用,儿童吃春笋不仅会伤胃,还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所以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不能吃太多笋。老年人消化能力弱,体质较差,胃肠道功能容易紊乱,所以尽量少吃笋。
健康吃笋的正确打开方式
吃前焯水
吃春笋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焯水,春笋中含有大量草酸,容易和体内的钙相结合形成不容易消化的草酸钙,所以烹饪前的第一步就是焯水。在焯水的时候,记得加一点点的食盐和食用油,可以在春笋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这样焯水出来的春笋颜色不会发黑,口感也会更脆。
不要过量
春笋虽然好吃,但是不能大量食用,可以隔几天吃一次,不然很容易出现腹胀、腹痛的情况。
不宜空腹食用
春笋有比较多的纤维素,在空腹的时候食用春笋,很容易对肠胃造成刺激和负担,引起不适。
不放白糖
白糖与竹笋搭配食用,会在体内形成一种叫做赖氨酸糖基的物质,不利于人体吸收。
不放豆制品
豆制品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营养,一旦与草酸混合以后,就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容易造成结石。
(通讯员 冯赟 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