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1月29日
抬猛将
阅读数:498 本文字数:1104
必须要赤膊,必须要去抢!
抢到的一组才有资格抬着“猛将”在村子里跑上三圈。这种有着浓烈竞技色彩的习俗,就是太湖边的抬猛将。那么,猛将是谁呢?相传,八百年前,有一个名叫刘锐的人,在帮助太湖一带的村民驱除稻田里的蝗虫时牺牲了,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尊其为水乡稻田的“守护神”,敬为猛将,并约定每年正月十三为“抬猛将”的日子,以此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平安、稻田丰收。
有一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我在古镇胥口的堰头村,全程观看了抬猛将的热闹场面。
虽然抬猛将是晚上开始,但当天早晨,村民们就早早请出猛将的坐像,敲锣、打腰鼓、打连厢、舞龙舞狮,挨家挨户送祝福。下午,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杀猪宰羊,为晚上的盛宴忙碌着。这一天的晚餐很有意思,哪怕来了陌生人,也能免费吃到。饭毕,人们纷纷前往猛将堂前。
大约晚上八点,随着一声响亮的锣鼓响起,抬猛将的大戏才算正式启幕。抢得头筹的八个男子抬起猛将坐像,喊着号子,由一个敲锣的人开道,消失在茫茫夜色里。他们在村子里绕上三圈,才会回来,此时早就汗流浃背,再由下一组接力。无论正月十三是刮风还是下雨,抬猛将的男人们都是赤膊上阵,而且要分成几组去抢猛将坐像,抢到的一组才能抬着猛将在村里跑上几圈。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至今还能够保留下来,足见他们对历史习俗的谦卑之心。正月的江南,夜色里的凉气足以令人直打寒颤,但这些汉子个个精神抖擞。
我问一个准备去抢猛将坐像的男子:“冷么?”
“弗冷!心里厢热彤彤!”(吴语,意思是不冷,心里头热得很。)
他的回答,简洁有力,让人能隐隐感受到南方男人鲜见的那份刚烈与坚强。
最后,他们将猛将坐像抛向空中,然后稳稳地接住。这个时候,现场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这样的仪式何其庄严啊!多少年过去了,这项古老的习俗之所以还在生根、还能够传承下去,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仪式感的坚守。不仅如此,抬猛将在太湖一带的延续中经过演变,还形成了帮困济贫的乡约,村民们每个月聚在一起碰头开会,说说最近家里的困难——如果有,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种互帮互助的情感,就来源于他们一直信奉的猛将。
我还听说,胥口一带已经有人注册了抬猛将的文化传习会,也有人正在搜集整理抬猛将的历史资料,开始着手培养传承人。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乡土民俗,恰好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丰富着吴文化的内涵,因为任何一种地方文化都离不开这些民间习俗的滋养。抬猛将这类有着民间野性之气的习俗,如同一条纽带,一边系着日常生活,一边系着文化记忆与乡愁。
大地平安而吉祥,太湖流域一带抬猛将的风俗亦将在苍茫无尽的岁月深处开放成一朵艳丽的花,浓郁的芬芳里有着珍爱、感恩以及朴素的愿望。毕竟,人们心里对丰收与平安的祈求,永远不会缺席。
(叶 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