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5年06月04日
国家女足队长吴海燕 ———建德人的骄傲
阅读数:2077 本文字数:1750
国家女足队长吴海燕
———建德人的骄傲
□ 许永良
吴海燕,1993年出生在建德市洋溪街道洋溪社区合坑中先村,2002年进杭州市体育中心练足球,2008年进入国家少年足球队,从2011年起,一直稳坐中国女足主力右后卫的位置,2014年2月,接替34岁的原国家女足队长浦玮,出任新一届国家女足队长。
吴海燕与足球结缘,完全是一种巧合。
2002年,年仅9岁的吴海燕在洋溪小学念四年级,代表学校参加了建德市运动会。当时,小海燕是学校长跑队的队员,主攻800米和1500米。就是在这届运动会上,杭州市体育中心的王惠民看中了她,决定把她带到杭州去练足球。这事连吴海燕自己都不知道,她将迎来人生的转折点。“我以为是去练长跑,真没想到是去踢球。”吴海燕说。
用吴海燕自己的话说,当时的她正处在叛逆的年龄段,尽管父母不赞成她离开建德,去练一项看不到未来的体育项目,但在自己的坚持和王惠民的劝说下,海燕的父母还是同意让自己的女儿去杭州闯一闯。“家里有一个弟弟,在我出去那年刚出生。父母平时都很辛苦,我就想着要做些什么,更要努力些,给家里减轻负担。”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小海燕就这样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独自来到陌生的城市。
对于当时的吴海燕来说,足球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运动,她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基础,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练习。那时,小海燕和杭州市女足的队友们住在杭州市体育中心的宿舍里,每天上午都要穿过马路,坐28路公交车,到陈经纶体校上文化课,下午是足球专业训练。很快,小海燕就喜欢上了足球,水平也突飞猛进,没过多久就成为了球队的顶梁柱。
在吴海燕看来,对于足球,她绝对有一种源自骨子里的痴迷,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她就是打心眼里喜欢。其实初到杭州,小海燕在各方面还是有些不适应的,但中途回家的念头从来没有过,“既然已经出来了,还不如大步往前走。就像有一个广告词中说的那样,混不好就别回去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女生的想法。值得一提的是,懂事的小海燕还会时常把平时积攒下来的伙食费、比赛奖金寄回家。一直到现在,已经是“国字号”球员的吴海燕,都会定期往家里打钱。
没过几年,吴海燕的能力很快就在同年龄段的球员中脱颖而出。2008年,练习足球只有6年,当时年仅15岁的小海燕被征召进了国少队。至此,吴海燕也成了“国字号”比赛的常客,从国少队到国青队,她的名字屡屡出现在球队的集训名单中,只要是1993年龄段的比赛,吴海燕就是雷打不动的主力。“从个人角度来说,差距肯定有,但感觉自己还是可以慢慢适应。最大的感触,就是和高水平球队的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谈起参加世青赛的感受,吴海燕说。
其实对于吴海燕,业内人士谈论最多的就是她技术的全面。出道至今,吴海燕踢遍了除门将之外的所有位置,在女超联赛和“国字号”比赛中,从前锋、中场,再到后卫,吴海燕超群的实力总能让她在场上踢得游刃有余。“我一开始踢的是前锋,到了国少队就改打后卫了。教练更多的是从技术方面来考虑,认为我在后卫的位置上更适合个人发展。”吴海燕说,关于这个问题,西子女足主帅商瑞华对于弟子的定位这样说:“女足比赛中,后卫的位置最难踢,但海燕能完美适应。”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喜欢的位置呢?快人快语的吴海燕笑着说:“还是前锋,对我来说很轻松,我在进攻方面也更有欲望。”
2014年2月,随着34岁的国家女足队长浦玮退出中国女足,21岁的建德姑娘吴海燕出任新一届国家女足队长。吴海燕出任女足队长后,迎来的第一场比赛是四国邀请赛,吴海燕带领队员在重庆永川与新西兰队开赛,以1:0小胜新西兰队,以3:1胜墨西哥队,最终以1:0击败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捧起永川杯的冠军。这个冠军对于女足队长吴海燕来说,意义非凡,这是她人生中拿到的第一个冠军奖杯,赛后她说:“这是我在女足的第一个冠军,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还是很开心的,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今年的第一个冠军,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
2014年5月,中国女足重新走回了上升通道———在亚洲杯比赛中,表现出色的中国女足战胜韩国,获得第三名,将参加2015年6月6日至7月5日在加拿大举行的女足世界杯。这也是中国女足8年后重返世界杯。这次中国女足的表现让人耳目一新。在半决赛时,一度压着世界冠军日本队打,只是最后时刻才被绝杀。“那场比赛真的非常可惜,不过虽然输了,但还是给年轻的中国女足带来很大的信心,我相信我们可以和日本队不断缩小差距。接下来,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迎战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