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8日

链组党建搭平台 共富工坊“领富”忙

阅读数:939   本文字数:1561

本报讯 今年年初,在三都镇链组党建牵线搭桥下,位于该镇新和村的新星伞架共富工坊落成并顺利运转,吸纳了该村及周边120余名农户灵活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

新星伞架共富工坊由村集体闲置厂房改造而成,占地面积220平方米,承接以新星伞架公司伞架零配件制作为主的来料加工业务。共富工坊里放着新星伞架公司提供的机器设备,并提供加工教学、成品回收等服务。

在新星伞架共富工坊,串10个伞骨组合成一把伞架有0.2元,一天组装300多把就是60多元,年纪大的一月能赚一两千元,年轻的一月能赚四五千元。简单的手工操作以及计件式的结算办法,得到周边赋闲在家村民的追捧,让更多的村民走出家门再就业。

目前,新星伞架共富工坊已吸纳新和村及周边120余名农户灵活就业,其中包括低收入农户15人,累计发放报酬约240万元,实现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据新星伞架共富工坊负责人宋竹君介绍,刚开始共富工坊规模比较小,只有二三十个人,现在发展到超过100人。除新和村外,还有三江口村、马宅村等加工点位。

新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和平告诉记者:“共富工坊是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我们实行‘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村党总支与企业结对共建,利用村委会附近闲置集体厂房,在村内建成生产线,企业提供机器设备和长期稳定生产订单,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也为村集体增收。”

如今,新和村两委不仅因地制宜盘活了村集体闲置厂房,还重新梳理村内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清单,提供新星伞架共富工坊就业工位,明确了村民按件计酬、村集体按比例获取收益的合作模式,为这个偏远村庄发展带来新产业、新动力。

与此同时,三都镇党委联合市制伞协会,制定《新星伞架共富工坊管理手册》和《制伞品牌培育规划》,并对新星伞架共富工坊运营相关工作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定量管理,推动共富工坊高效运行。方和平担任工坊“坊长”,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担任联络员、安全员、技术员等,负责工坊运营管理和服务工作。新和村党总支还结合“每日劳动一小时”活动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进行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并将参与工坊建设情况作为先锋指数考评重要内容。这样既能帮助村民致富,又能给村集体增收,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针对新星伞架共富工坊内大部分群体为60周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新和村两委还将共富工坊建设和服务“一老一小”相结合,投资50万元,利用共富工坊周边其他闲置房屋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站,推动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发展、提档升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食堂提供“2元管饱”工作餐,村里60岁以上低收入家庭、70岁以上独居老人、8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到这里用餐。

“我们干完活,就顺便到食堂吃饭,这里饭菜烧得好,在这里吃饭也很方便。”新和村村民程柳奶对居家养老服务站食堂赞不绝口。价廉物美的食堂吸引了村里50多位老人在这里用餐,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还推出健康体检、村务办理、理发等服务,将共富工坊建设成为暖心之坊、爱民之坊。寒暑假期间,村两委还开办假日学校,发动返村大学生和本地老师帮教,对接高校支教团队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解决共富工坊职工子女无人看管的后顾之忧。

新星伞架共富工坊的成功运营,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展生产空间、降低用工成本提供了实践样本。一年来,三都镇其他10余家伞架公司先后在19个行政村连续投产共富工坊,伞架组装生产环节的成本下降了21%,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参与共富工坊建设。三都镇党建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三都镇将继续打造具备规模、区域集聚的低收入农户增收平台,努力抓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感知的共富成果。

 

【编后语】以“党”为核心、“链”为抓手、“组”为支撑,把党组织建在每条产业链上,三都镇通过组团式服务把镇村、企业、行业协会等结对单位有效组织起来,形成契约化的“链组”,促进资源互补、共建共享,调动共富因子,架起家门口的“致富桥”。

 

(记者 朱艳 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