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12月06日

敞开乡村数字治理大门 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建村钉”应用场景获评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阅读数:758   本文字数:757

本报讯 日前,我市“建村钉”应用场景获评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并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选为31个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推介。

“建村钉”创新场景,针对村民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及人口精准管理难等问题,通过“有事找村里”“书记信箱”,实现事项、诉求“村民一键反映、干部秒回即办”。针对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少的问题,设置“钉上议事厅”等模块,村民可随时随地就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民生事业等事项发起讨论,打造24小时不关门的“网上村民议事厅”。

下涯镇之江村村民张月仙说:“自从有了‘建村钉’,我们可以随时在上面看到村里发布的信息。特别是身边出现问题时,都可以及时通过‘有事找村里’模块反映问题,等待村干部和镇干部给我们解决。”

此外,“建村钉”及时发布村情和党务、村务、财务、服务等“四务”公开信息,实现随时随地可看可查;把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志愿实践、户主大会等重要事务,通过全员群、钉直播等场景,实现人人可连线;通过“以案释法”,加强农民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和违法案例警示;设立“建检钉”,为基层群众提供案件申诉、线索举报、司法救助等法律服务,让村干部离不开“建村钉”。

三都镇松口村妇女委员龚水婷告诉记者,自从用了“建村钉”以后,给我们村干部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信息的传达也更方便,一些小程序简化了村干部的工作,可以让村民知道村里发生的大小事,并且可以通过“美好账本”参与到村级事务当中来。

通过迭代升级,目前“建村钉”建成“1+10+N”集成平台,逐步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村钉”,村民只需“钉一下”,村干部第一时间办结,对村里无法办结的事项进入市镇平台联办,形成“村主办、镇帮办、市协办”的三级联动数字治理平台。目前,“建村钉”已覆盖全市村(社区、单位)266个共52.6万人,激活人数26.5万人,日活人数达10.72万人。

(记者 邵悦 实习记者 徐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