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5年04月23日
绿色是未来发展必由之路——安吉采访随想
阅读数:302 本文字数:1371
绿色是未来发展必由之路
——安吉采访随想
生态环境是安吉的立县之本、发展之基,生态品牌是安吉的核心品牌。从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到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唯一获得县,安吉跨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生态印记:环境是生产力,更是核心竞争力。
这些年,正是因为安吉的生态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才为安吉赢得了一系列来之不易的荣誉,大幅提升了安吉的知名度,并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为安吉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基因。从未来竞争的趋势和格局看,生态环境将成为区域竞争的焦点和有力支撑,绿色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记者在安吉采访时感触最深的地方。
地处浙江西部天目山区的安吉曾是浙江20个贫困县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的崛起,贫困县帽子很快被摘掉。然而,问题也很快出现:青山被毁,污水横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特别是严重的水污染危及下游的太湖。1998年,国务院发出黄牌警告:安吉被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一场治污运动在上世纪末打响,安吉果断作出了“关、停、并、转”的治污决策:当时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却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对全县74家污染企业进行了强制治理,关闭了33家,包括占全县1/3税源的纳税大户———孝丰造纸厂制浆生产线。在治污利剑挥舞之下,遍布山野的矿山企业从243家被猛砍到仅剩17家。
痛定思痛,该县领导班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以破坏生态换取发展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是安吉县最大的发展资源!就在周边各县市你追我赶比拼GDP时,2000年,安吉县人大作出了决议,“生态立县”正式成为该县的发展战略。安吉几任县领导对生态立县一以贯之———凡是对生态不利的项目一律不上,对环境有害的企业一律不批,宁可因GDP和财政收入上不去挨批评,也要保环境。
在很多人看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发展工业就意味着牺牲生态环境,搞生态建设就等于固守贫困落后吗?对此,安吉用响当当、活生生的事实,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如今安吉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正是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使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两者高度融合、相互促进,通过生态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的集约化、经济发展的繁荣化。
生态工业的发展,更有效带动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安吉生态农业呈现出以笋竹、白茶为主的生态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构建了立体化的生态农业开发格局。而生态旅游呈现出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主,旅游观光、度假、休养、科考、探险和环境教育多头并进的态势,使安吉逐渐成为华东黄金旅游圈的一大亮点,长三角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众多颇具山林特色的“农家乐”随之涌现。
作为山区县市的典型,无论是资源禀赋还是地域特点,建德与安吉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安吉在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上的足迹,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如何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成为金山银山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有人说,建德招商应该大量引进旅游休闲产业,不可辜负这人无我有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有人说,建德发展也应该更多地考虑绿色GDP,为未来更好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人说,建德工业发展几乎走入瓶颈,绿色之路才是我们的王道。记者认为,建德的发展应该让最广大的建德人民来说话,让全市上下的思想一起来激荡,只要全市上下竞献良谋,凝心聚力,步稳蹄疾,我们也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建德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记者 龚一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