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4年07月31日
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增速持续走低
阅读数:264 本文字数:897
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增速持续走低
本报讯 今年1—6月,全市共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30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年度任务的38%;完成限上工业投资17.1亿元,同比下降14.3%;全市46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2014年度计划投资21.0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9.2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7%,其中十大重点工业项目上半年合计完成投资1.5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1.6%。在上半年的工业半年报上,主要经济数据并不给力,如何应对困难与挑战,全市多个部门和乡镇正在积极探索。
在困境面前,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和政府服务企业理念的逐步深化也预示着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三都镇的融聚太阳能节能产业园项目现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浙江融聚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是太阳能储能器,由国内多家能源工程研究所和美国西雅图技术转化中心共同参与研究,可将低品质热能根据不同用途聚集为70℃到300℃的高品质热能,光热转化利率达75%,为今后开发大中小型智能化太阳能节能应用设备提供了技术保障。公司副总经理王锦成满怀希望地告诉记者:“融聚太阳能产业的前途就像太阳一样光明。”
“招商过程中,乡镇干部说一百句,不如当地企业说一句。”大同镇主管工业经济的镇干部这样告诉记者。2014年全市十大重点工业项目中,大同镇就占了两个,且推进速度较快。“以企引企”是大同镇推进工业项目的总思路,在招商过程中,如实介绍投资环境,经得起企业考察;在服务对象上,不因项目大小而厚此薄彼,临时项目也在当地加大投资。
下半年,全市相关部门单位围绕项目年度推进目标和月度推进计划,集中力量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努力破解瓶颈制约,狠抓项目开工,紧紧围绕46个重大工业项目中17个未开工项目,以及近几年来已准入未开工的其他工业项目,详细梳理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开工时间;加大协调督查力度,强化项目推进,充分利用市领导“六个领衔”工作机制,结合开展“进、帮、助”活动,切实解决一批阻碍项目推进、困扰企业发展的实际难题;全力咬住在谈项目,加快项目落地,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生命线工程”不动摇,加大与杭州产业转移项目、建商回归项目、央企国企项目的对接力度,充分利用好派驻萧山、下沙等地的挂职干部,做好蹲点招商、挂职招商工作。
(记者 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