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4年07月31日

走进西坞

阅读数:947   本文字数:709

走进西坞

□ 胡志丰

在大洋镇的最西端,有尖坞山、白岩尖、天雷尖三座高山,其中尖坞山最高,海拔997米,山形地貌独特,怪石嶙峋,植被丰富,涧水一泻数丈,跌宕在沟壑乱石丛中,循山形转了几道弯,出没在谷底,形成溪流,当地人叫它“范溪”,因这里有一个宁静美丽的范仲淹后裔聚居地西坞而得名。

西坞,有90多户380余人,目前留守在村里的不足百人,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村里70%的人姓范,据《龙门范氏家谱》记载,他们尊北宋名臣范仲淹为宗,原居住在兰溪龙门上竺坞村,于明朝天顺年间迁居徐坞,不久移居徐坞的西面,即今西坞,世代繁衍至今,已经是范仲淹之后的第36代了。

西坞村里有范氏家庙、徐公庙、云峰庙、古桥、古树等。范氏后裔奉范仲淹为神明,祠堂以“范氏家庙”为名,馀芳堂为龙门三十六厅堂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古桥古庙大多建于明、清、民国。

承载历史记忆的还有范氏家谱,与范仲淹亲自编撰的苏州范氏家谱一脉相承,为兰溪龙门范氏家谱的分支,分上下卷,民国廿二年续修,目前只留存一部。家谱中有《文正公亲订族规》《文正公家训百字铭》《文正公家训》《文正公训弟子语》等,完整齐备,范氏后裔,世代遵守。

西坞范氏,人才辈出。明清以来,有大智大勇散尽家财救村民的大善人范忠喜,有在杭开设大商行“六睦行”的范廷堂,有国民党建德县参议院范增预等。

西坞的民俗十分丰富,也很有特色。村里每年都要开展一次斗牛,得胜的牛披红挂彩,十分威风。大年三十年饭前,范氏家家户户都必须先到范氏家庙集中祭祖像,馀芳堂上高悬列祖列宗像,每户持蜡烛台祭品前来。祭了祖才能回家吃年夜饭。

如今,古村西坞还是那个古韵悠长的西坞,小桥流水,青山翠谷,走在西坞的村里村外,随处都能感受到范氏先贤“先忧后乐”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