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4年07月31日
黄鹤楼
阅读数:1156 本文字数:755
黄鹤楼
鲁豫鄂行之十三
□ 胡建文
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有两个美丽的传说———
蛇山酒肆,一老道以橘皮绘鹤于墙上,击掌,鹤舞。店家因此客流不息,于是建楼,名曰黄鹤;又曰,有仙人骑黄鹤自天降至黄鹤楼,仙人与黄鹤同饮,醉意蒙胧,翻然归去。
三国东吴,“以武治国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于蛇山瞭望。这便是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
三国建楼,为防蜀军东犯。至唐,渐变为风景名胜。文人墨客“游必于是,宴必于是”,黄鹤楼因此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
登黄鹤楼览长江胜景,且又是赏联的极佳之处。黄鹤楼楹联绝伦无比,那副一百一十字的长联天下闻名: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低声缥缈,鹤影翩跹。
“斜阳,夜雨,朝霞,苍烟。”上苍赐给人类的美丽画卷!
“崔颢题诗,青莲搁笔。”讲述的是诗仙李太白在黄鹤楼遭遇崔颢的故事。青莲,李太白的雅号。据传,李白载酒登斯楼,欲赋诗,忽见崔颢先题诗于壁,于是搁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怏怏拂袖而去。
岁月流逝,黄鹤楼屡建屡废,眼前所见黄鹤楼,为1984年重建,因原址被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占用,故选三百丈外蛇山重建。
黄鹤楼上高悬一尊千禧大钟。去钟台,付十元人民币,撞钟三响。钟声震撼,漫天飞扬。在飞扬的钟声里,浮想联翩:八月秋高,江清月近,登黄鹤楼,举杯邀月。楼中有玉笛横声,那悠悠笛声,吹起黄鹤高飞,袅袅娜娜,渐入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