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4年06月27日

“建德十大最美小溪”哪一条你最熟悉?

阅读数:3605   本文字数:3225

寻找“最美小溪”活动圆满结束

“建德十大最美小溪”哪一条你最熟悉?

近日,我市开展的寻找“最美小溪”活动圆满结束。大洋镇的大洋溪、下涯镇的大洲溪等十条小溪被评为建德市十大“最美小溪”。

本次寻找“最美小溪”活动,是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新闻传媒中心、建德广播电视台、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组织开展的。活动自3月开展以来,全市的青年朋友积极行动,将寻找“美丽小溪”活动过程中的“寻”“思”“行”等过程制作成图片、文字,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活动中,共收到来自各地选送的小溪推荐作品200余件。经过专家评委组的认真评审、实地考察,最终评选出了我市的十大“最美小溪”。

此次“寻找”,也是一次深入开展“五水共治”的行动,广大青年朋友以自身的实践经历,触摸到了我市各条小溪的脉搏,增强了大家对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改善我市的水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 周 冰)

大洋溪

大洋溪,起源于大洋镇新源村塔坦岭,流经新源、里黄、徐店、胡店、大洋等村,流入兰江,总长度12.9千米,流域面积59.94平方千米。

大洋溪新源村段河道窄,溪石多。两岸崇山峻岭,原生态保护较好。溪中石斑鱼成群,两岸种有大量水蜜桃、猕猴桃、枇杷等果树和红叶石楠、香樟、红枫等景观树,开春可赏桃花流水,可尝肥美溪鱼。胡店村段两岸千亩良田成片,每逢春季,成片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汇成春潮汹涌的金色海洋。当地的石蛙养殖亦远近闻名。

流域内的西坞,又称神仙谷,被誉为浙西第一天然氧吧。境内绿树葱茏,2.4万余亩国家生态公益林绵延不断。西坞范氏先祖系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第17代子孙,村庄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村内的范氏祠堂建于明嘉靖20年(1541年),村内的云峰庙建于宋绍兴五年(1135年)。

梓洲溪

梓洲溪,又称姚村溪,位于乾潭镇,起源于上梓洲,止于桐庐芦茨埠,河道全长7.7千米,流域面积24.9平方千米。

梓洲溪上,古桥众多。有位于梓洲村毛洲自然村的苦竹岭桥、木染坑口桥,有位于梓洲村下梓洲自然村的珠三桥和龙桥等。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山桥。

西山桥位于梓洲村西山脚,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年),曾经是建德、桐庐通往浦江的要道。西山桥是一座条石单拱桥。桥墩建在梓洲溪两边的岩石上,全长12.7米,宽3.1米,高6.3米,拱跨度11.2米。西山桥的折边形拱桥造型,可在《清明上河图》中见到。该桥是目前所知年代仅次于义乌古月桥的肋骨拱折边形石拱桥。

大洲溪

大洲溪位于下涯镇,起源于日晒坞罗庄,流经大洲、金洲、春秋、下涯等村,汇入新安江,河道全长23.2千米,流域面积96.14平方千米。

大洲溪溪面开阔,是此次上榜的最大一条溪流。虽两岸人气较旺,绵延数十里的溪流,却仍然保持着清澈的本质。流域内盛产茶叶、木材、草莓。流域内的金洲村有座周王庙,始建于明朝,庙里香炉为明代之物;有一个“仙姑洞”,夏天凉爽异常;有一座福缘禅寺,分别建在两边的山中,中间有一座悬空的桥,连接着寺院。

流域所经过的春秋村苏家自然村,保存着三座古建筑,以桥为中心,左面是汪王殿;正前方有一座叶氏宗祠,名唤聚德堂;右面有一座苏氏宗祠,名唤绍融堂。宗祠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重修、重建,从现存建筑风格判断,为清中期建筑。

大洲溪与新安江交汇处便是摄影“圣地”—下涯湿地,以其移舟泊烟渚的梦幻意象而名闻遐迩,每年都会吸引省内外众多的摄影家前来采风。

朱家埠溪

朱家埠溪位于新安江街道,起于过浴山,流经朱家埠,最终汇入新安江,河道全长8.3公里,流域面积20.76平方公里。

流域内植被丰富,在新安江林场朱家埠林区,你可以呼吸着特别清新的空气,感受着与城区不一样的风景。朱家埠溪的尽头,便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所在地。

徜徉于溪边小道,听溪流叮咚,看水气氤氲,闻鸟鸣,赏花香,必会怡情悦性,满腹忧愁尽解,一身疲乏顿消。

后源溪(姚村段)

后源溪始于乾潭镇姚村村何家居,姚村段终点吴强界,河道长4.2千米,流域面积10.5平方千米。该溪流经姚村、凤凰、镇头、梓里、新和、和村、三都,在外梓里与前源溪汇合,最终汇入富春江。

后源溪(姚村段)乱石层叠,溪流淙淙。流域沿岸有毛竹、松树、杉树等植被,盛产香榧、板栗。

后源溪(姚村段)上亦多石桥。位于姚村村潘岭脚自然村西面的中桥,有140余年历史。位于姚村村潘岭脚自然村吴公庙前的庙胜桥,属清晚期建筑。位于姚村村潘岭脚的村口桥,有150余年历史,三折三边,平面呈矩形。位于姚村村潘岭脚村中心的潘岭脚桥,有140余年历史,桥整体平面呈矩形,拱券为较大石块砌筑,两侧有台阶3级。位于姚村村潘岭脚的石桔坞口桥,属清末建筑。位于姚村村桥头自然村村北的双溪桥,桥面由5块条石铺砌,平面呈矩形,桥拱以条石用联锁砌法,三折边,桥沿刻有“双溪桥”题名,旁镌“咸丰八年”字样。

西坑源溪

西坑源溪,位于李家镇沙墩头村,起源于白银珠,汇入杨家口水库,河道全长6千米,流域面积11.1平方千米。

西坑源溪甘洌清纯,曲径通幽。流域沿岸绿影婆娑,风光秀丽,植被丰富,盛产毛竹、杉木。境内的山羊坞尖,海拔1157.8米,系建德最高峰。山上尚存古道痕迹。

流域旁的乌龟洞,现称人牙洞,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过10万年前的人牙化石,被认定为浙江人的发祥地。域内的沙墩头村村口,建有李家籍唐代著名诗人李频的纪念馆。

葫芦溪

葫芦溪(坌柏溪),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七里扬帆景区内,起点稻桶坞,终点坌柏。上有东源与西源两条支流,溪流中段有葫芦、桃花、高梅等瀑布。河道全长12千米,流域面积53.25平方千米。

东源溪、西源溪皆位于带状狭长山谷之中。溪水清澈见底,岩床呈赭红色,或巨石累累,或石滩绵延。深山峡谷之中,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静谧清幽,野趣盎然。其中东源柱状节理群是长三角地区较为罕见的旅游资源,形成于侏罗纪中晚期至第三纪(距今约200万年至60万年),绵延数里,极具旅游观赏价值。

流域周边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木本植物600余种。域内葫芦瀑布瀑高98米、宽6—7米,雨季时,瀑宽可达10米。在陡峭光滑的石壁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凿出了上下相连、上小下大的两个洞,瀑水从崖顶流入洞内,极像一个巨大的葫芦,故名葫芦瀑布。

浪源溪

浪源溪,位于乾潭镇,起源于小毛坞,汇入罗村水库,河道全长6.2千米,流域面积8.43平方千米。

浪源溪水至清,景至佳,空气至纯,美轮美奂。流域内群山环抱,豁然开朗,浙江省最大的“杉树王”在溪边巍然耸立,见证着数百年的寒来暑往。

浪源自然村离俗避世,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宛若世外桃源。一库碧水在腹中,四季如春无夏冬,库区的独特小环境,引人入胜,令人流连,会陡然生发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慨。

流域周边有三座古桥,分别是永安桥、永固桥、永宁桥。永安桥坐落在大源自然村,永固桥、永宁桥坐落在大横坞自然村。这三座建在山里的单拱式拱桥,一如其名,安宁稳固,默默承载着岁月沧桑。

石郭源溪

石郭源溪,又称平塘溪。位于大同镇,起源于叶家坪,流经上马村,汇入上马溪。河道全长3.1千米,流域面积1.79平方千米。

石郭源溪怪石嶙峋,溪流潺潺。方柿是流域内的一大特产。关于石郭源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因村后宝峰岩壁立千仞,形如城墙,故名石郭;一说源里的沟沟壑壑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故名石谷,后衍为石郭。

流域两旁有不少建于晚清或民国时期的徽派建筑,门是石板门,墙是马头墙,屋内有天井,梁柱上图案雕刻精美。从村子一直向山上延伸,为大同通往衢州的古道,当年太平军经由此道前往衢州,日军也曾经由此道去往衢州。

绿荷塘溪

绿荷塘溪,位于寿昌镇,系童家溪源头,起源于里洪坑,终点西华村。河道长3.7千米,流域面积14.4平方千米。

流域内有大面积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有30个科300余种的木本植物,是绞股蓝、七心草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的天然生长基地。流域内的杭州绿荷塘古楠木森林公园,植物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其中700余亩的天然楠木林,是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的楠木林。古楠木森林氧吧,环境清幽,“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成为都市边缘的一方净土。

在绿荷塘曾发现明朝“三元宰相”商辂遗冢。绿荷塘内曾建有礼禁苞芦碑亭。清道光十五年间,童家上仓发生特大洪水,田地庐舍尽遭淹没。为保护绿荷塘森林,便建亭立永禁苞芦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