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4年01月01日

身残志不残生态养殖助他走上致富路

阅读数:1039   本文字数:1176

身残志不残生态养殖助他走上致富路

在大洋镇有位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户,名字叫做徐正春。因为家里排行第六,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六头,他的水产养殖场也就叫“老六头生态养殖场”。

徐正春以前出过车祸,眼睛受过伤,现在是四级残疾。不过他身残志不残,利用生态资源,实施生态养殖,走上了致富之路。

徐正春承包的土地有三十多亩,经过6年的管理,养殖场已初具规模。记者来到徐正春的综合养殖场时,他正在池塘里忙着为杭州客人摸甲鱼。因为天气转冷,甲鱼都躲进塘底的淤泥里。不过这难不住他,只见他穿着水裤在塘里左踩右踩,不一会儿,他就伸手下去摸了起来,很快一只一斤多重的甲鱼就被他摸了上来。看着这个甲鱼,他说:“太小了,只养了2年多,我再摸摸看。”接着他又继续在塘里踩了起来。很快他又抓起了一只大甲鱼,这下他笑了,说:“这只甲鱼有2斤多了,应该是4年以上的,这么大的甲鱼杭州客人最喜欢。”

抓好甲鱼他就上来了,因为收螃蟹的时间到了。他从塘里的虾笼里不断倒出一只只螃蟹,在把虾笼都收了一遍后,他把收起来的螃蟹倒进网箱里,等着客商前来收购。他说,每天他都要收三次虾笼,早上、下午和晚上各一次,钻进虾笼的螃蟹如果不及时收的话,就会把虾笼的网钳破逃走。这个季节,螃蟹晚上还会爬到岸上来,他半夜还要在塘边巡逻,把那些爬上来的螃蟹抓回去。

据徐正春介绍,他的生态养殖场里还养着一部分三角鳊和鲫鱼,这些鱼能够净化水质,优化环境。他每天都在养殖场忙碌。早晨他最先喂的是鱼,这个比较方便,只要开启自动投料机就行。然后到每个塘里撒玉米。螃蟹最喜欢吃玉米了,这些玉米都是他在附近的承包地里自己种出来的。喂饱了螃蟹以后,就要开始喂甲鱼了。天热的时候,甲鱼的饲料很好办,他晚上到江边放放丝网,就能抓到很多小鱼。这些小鱼喂甲鱼很好。有时候自己抓来的小鱼不够,他就到市场上去买。还有杀鱼剩下的鱼肠,甲鱼也很喜欢吃。在这些饲料都不够的时候,他还备有河蚌的肉干,这样甲鱼就有足够的鲜活饲料吃了。像这样养出来的甲鱼虽然生长速度慢一些,但口味很好,裙边又宽又厚,和野生甲鱼差不多,所以很受客人青睐,价格也卖得好。

徐正春说,他搞生态养殖还有两个小秘诀,塘边上种了很多空心菜,这些空心菜都长到了水里,就像水草一样。这是专家教他的办法,因为螃蟹很喜欢钻到水草里,特别是它换壳的时候,需要靠水草来躲避伤害。在塘边他还种了很多黄烟叶。现在农民都很少种黄烟了,因为买香烟很方便。他种黄烟不是为了自己抽,而是给水里的鱼、蟹、甲鱼防病防虫。秋天烟叶成熟的时候,他把它们采下来晒干放好。到了夏天各种水产容易生病的季节,他就用这些烟叶浸水,然后泼洒到塘里。他说,这个办法其实是农民传统的土办法,但是很有效,专家们也认可他的办法,认为这是生态养殖的好办法。

现在他的生态养殖场挺有名气,他的产品大多是杭州的客商前来采购,也给他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记者 张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