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3年05月14日
大同司法所为社区矫正人员打造温馨港湾
阅读数:506 本文字数:668
大同司法所
为社区矫正人员打造温馨港湾
本报讯 “这几天连续下雨,我们去看看许恩(化名)吧。”“好的,我这里有几件衣服,正好带去给他。”近日,大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正商量着去看看社区矫正人员许恩。
许恩今年85岁,一个人生活在大同镇某村两间破旧的房子里,平日里以扎扫帚和拾荒为生,生活比较困难。三年前,他因犯罪被判两年,缓刑三年。缓刑期间,因表现良好,因此被列入社区矫正人员。两年时间里,去探望和帮助许恩,已成为工作人员的一种习惯。下大雨的日子,大家会去查看许恩住的房子是否漏雨;冬季来临,大家会给他送御寒物品;逢年过节,还要给他送慰问金。
“这几天手头上的活有点多,再加上村里征迁,所以报到迟了两天。”陈请(化名)向司法所工作人员解释。陈请也是大同司法所的一名社区矫正人员,2009年底他假释出狱的时候,家中一贫如洗,他也找不到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与村两委进行沟通,为他找到了临时居所度过了农历新年。年后,司法协理员邵德林又介绍他学了木工。现在陈请已经能够自己接木工活赚钱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他也不再愁眉苦脸了。最近,大同镇进行征迁工作,陈请家也在征用范围,他痛快地与征迁小组签了相关协议书。他说:“政府是真的在关心和帮助我,我怎么还能给政府添麻烦呢。”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同司法所有在册社区矫正人员48名,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进行规范化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进行人性化的爱心帮教——督促在册未成年矫正人员专心学业;与镇劳动保障站联系为无业青壮年寻找适合的工作;督促保外就医人员及时检查身体;与困难矫正人员结对子进行帮扶等。
(记者 陈晓波 通讯员 郭小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