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9月01日
一块门牌号 牵动干群心
阅读数:1106 本文字数:1047
本报讯 “终于有名有姓了,快递可以送到家了。”“可不,咱们自己选出来的小区名称,看着就是舒服。”近日,位于寿昌镇十八桥村北侧的良种场区块迎来了正式名称“盛和新村”,安装师傅正挨家挨户安装门牌号,引来新村村民们的围观点赞。
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区名称和门牌号,何以让村民这么激动?村民卜大姐打开了话匣子:“这里是开发区(航空小镇)拆迁安置的自建房小区,70多户村民来自航头镇黄木岗村、寿昌卜家蓬村等多个跨乡镇的行政村,大家的户口所在地都与居住地分离。以前因为没有明确的管理归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快递也送不上门,我们苦恼了好几年。现在,多亏十八桥村村干部和联村干部上门走访,为我们解决了无门牌号、无垃圾分类点、路灯不亮、排污不畅等各种问题。”
十八桥村党总支书记邵双介绍道:“为了做好长效服务管理工作,寿昌镇经过跨乡镇、跨单位协商,按照新村的实际将整个区块委托给十八桥村进行托管。我们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对新村村民进行走访摸排,将村民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统一上报、商讨对策。”
为快速高效解决新村村民的问题,十八桥村联村组按照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工作要求,指导村两委成立新村网格,安排业务熟练的村干部、农村储备人才担任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再动员情况熟、肯奉献的村民加入到网格志愿队伍中来,一起当好民情信息员、垃圾分类宣传员、便民服务员。同时,针对排污不畅等涉及工程建设的难题,制定“一对一”解决方案,把寿昌镇代表和建设方开发区(航空小镇)代表约到村里,直接和村民面对面协商处理。
“怎样让这些拆迁安置村民融入到十八桥村,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十八桥村村两委在开展环境整治的同时,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邵双决定从没有正式小区名称和门牌号导致快递送不上门的问题入手,发动党员骨干帮助设计小区名称调查表,组织“板凳会”“庭院会”,邀请新村村民代表一起,投票选择小区的名称,共同商量如何给楼栋排序、确定出门牌号。
“只有工作做得足够细,让村民充分发挥自主权,获得充分尊重,大家才会心连心。”寿昌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经验的发源地,寿昌镇积极响应市委启动的“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2.0工作的要求,把走访工作与推进基层治理、推动共同富裕等中心任务深度融合,持续发扬“大脚掌”精神,将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多元主体纳入走访力量,创新走访形式,充分激活干群一心、党群连心的干事氛围,积极发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作用,把疫情防控摸排、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消化在网格内,不断提升基层自治效能。
(通讯员 张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