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31日
劳动纠纷“17调” 智慧仲裁不用跑
阅读数:520 本文字数:898
本报讯 一起发生在梅城镇的案件复杂、金额较大的工伤纠纷多次调解未果,近日,梅城镇“劳动纠纷调解室”通过视频连线市人力社保局仲裁院的方式,梳理案件焦点、反复沟通协调,最终成功调处,圆满化解。当事人感激地说:“谢谢你们为我争取到了工伤保险的钱,我有钱继续治疗了。”
“劳动纠纷‘17调’可连线市人力社保局仲裁院进行在线指导,让调解效率更高。”梅城镇劳动纠纷专职调解员说道。
今年,市人力社保局创新推出便捷仲裁、在线调解的劳动纠纷“17调”机制,利用“共享法庭”资源,在乡镇(街道)设立“劳动纠纷调解室”,配备劳动纠纷专职调解员,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的劳动纠纷调解,将仲裁服务的载体和触角延伸到基层,形成涵盖市、乡镇(街道)的调解服务新布局。5月以来,已成功调处劳动纠纷50余件,涉及金额20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劳动纠纷以小额化、复杂化的趋势大幅上升,但基层劳动纠纷调解制度不够完善、渠道不够畅通等原因,导致原本可以在基层调解的劳动纠纷不得不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针对基层调解劳动纠纷的难点,市人力社保局以“共享法庭”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智慧仲裁作用,在乡镇开设“劳动纠纷调解室”,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基层化解、分流纠纷。同时发挥乡镇(街道)企业工会代表的力量,组成“陪审团”。针对一般纠纷,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优势,就地调处化解。针对复杂纠纷,市仲裁院提供线上指导或线上调解服务。对于调解成功的,由调解员指导当事人在线申请仲裁审查或司法确认;对于调解不成的,调解员可以指导当事人通过“浙里办”在线办理劳动仲裁申请,或视频连接至市仲裁院,由仲裁院线上指导在线立案。基层群众可通过劳动纠纷“17调”平台视频连接至市仲裁院在线开庭审理,在证据、材料完备的前提下进行在线调解、庭审,真正实现了劳动纠纷“家门口”调解。
随着劳动纠纷“17调”不断触达社会治理末梢,除了通过具体的案例连线仲裁院获取专业指导,以乡镇(街道)劳动纠纷调解室为法治建德的最小单位,通过庭审直播、公开裁决、以案说法等活动,提升基层调解力量的法治素养和办事能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通讯员 钱敏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