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2年03月26日
“双童”烈士纪念馆隆重开馆
阅读数:1199 本文字数:1409
“双童”烈士纪念馆隆重开馆
本报讯青山有幸埋忠骨,历史功勋树丰碑。今年是中共建德市(县)委建立85周年,为讴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仁人志士的奉献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我市于近日完成了对童祖恺童润蕉烈士纪念馆的改造提升。3月24日,经过改造提升后的童祖恺童润蕉烈士纪念馆隆重开馆,童祖恺童润蕉烈士铜像同时揭幕,中共建德革命史料展厅一并开放。
武警部队原政委徐永清上将,人民日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邵华泽中将分别为童祖恺童润蕉烈士纪念馆撰联题匾。徐永清将军特派代表毛明横,徐永清将军夫人周清女士,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祖强,市四套班子领导董悦、沈翔、汪华瑛、吕建月、郑冰、严凌云,以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双童”烈士亲属代表、大洋镇机关干部、大洋镇各界群众代表和中小学生代表参加了开馆仪式。市委书记董悦与周清女士共同为童祖恺童润蕉烈士纪念馆揭牌,董悦与王祖强共同为童祖恺童润蕉烈士铜像揭幕(如图)。开馆仪式上,王祖强致词,市委副书记沈翔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华瑛主持仪式。开馆仪式结束后,全体同志向革命烈士默哀三分钟,并分批向“双童”烈士墓和铜像敬献鲜花、参观中共建德革命史料展馆。
沈翔在讲话中说,建德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许多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的自由幸福付出了热血和生命。童祖恺、童润蕉两位烈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是建德人民的骄傲和榜样,是建德人民建设幸福美丽和谐新建德的动力源泉。童祖恺童润蕉烈士纪念馆的建成,为我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开展“缅怀先烈、建功立德”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载体。希望各部门、单位广泛组织党员干部、青少年、群众前来参观学习、缅怀先烈、接受教育,学习先烈们追求真理、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学习先烈们不畏强暴、舍生忘死的崇高品质,学习先烈们抑恶扬善、廉洁奉公的高尚气节,努力把建德建成名副其实的特色经济强市、美丽宜居江城、休闲旅游胜地、幸福和谐家园,再铸幸福美丽和谐新建德丰碑。
王祖强在开展仪式上致词。他说,童祖恺、童润蕉两位烈士在浙江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为早期我党地方革命斗争作出重要贡献。童祖恺是中共建德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1929年曾写成《浙西现状报告》,为中央提供了浙西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及农民革命情绪等重要情况。王祖强希望我市在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同时,努力使党史工作更好地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
据了解,童祖恺、童润蕉都是浙江建德人。童祖恺于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成立了建德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1927年任中共建德县委第一任书记,1930年参加组织和领导建德农民暴动,为暴动领导人之一,负责大洋地区暴动,因地主告密而被捕牺牲。童润蕉在胞弟童祖恺的鼓励和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任建德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因参与组织发动建德农民武装暴动而就义。“双童”烈士纪念馆位于大洋镇大洋村扦岩山,大洋镇政府南侧白章线过境公路旁。纪念馆主要有童祖恺童润蕉烈士铜像、烈士亭和建德革命史料展厅等,其中史料展厅中布置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德农民运动的沙盘模型、展板及“双童”蜡像、生前所用实物、书记等,直观形象反映当时建德、寿昌两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进行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宏伟画卷。
大洋镇主要负责人表示,童祖恺童润蕉烈士纪念馆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4时30分。
(记者宋胜清竺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