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8月25日

高温户外作业需做好防护 谨防发生意外

阅读数:567   本文字数:741

本报讯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最高温度还不时突破40℃。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危险因素,在长期强光的刺激下,眼睛的适应度也会大大下降,导致意外发生。最近,市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多名户外作业意外受伤的患者。

其中一位患者,由于持续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不慎从约1.5米高处摔下,出现昏迷和恶心呕吐,头颅CT检查显示:左侧颞叶血肿、双侧血肿进行性扩大。急诊完善手术前准备后,患者在全麻下接受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

急诊每天都会收治不同程度的中暑患者,因此高温环境下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1. 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每天上午10时—下午4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

2. 户外劳动时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特别是高空作业,要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中暑药品,如感到头昏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如果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建议上午和下午增加休息时间,调整出工时间。

3. 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作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4. 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对着头部或长时间对着身体某一部位吹。还应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5. 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快而造成感染。注意饮食卫生,要多饮水,每日补充2升以上的水,以温淡盐开水或茶水为主,兼食瓜果和新鲜蔬菜。

6. 要静心度夏,遇事戒躁忌怒,安心调养,怡然自得。

7. 要有防范中风的意识。少食多餐,切忌过饱过油腻,以防胃肠道消化食物时与大脑争血,增加脑缺血中风的风险。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人群,应遵医嘱服药,一旦出现心慌气短、头昏眼花、手足不灵、走路不稳、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讯员 廖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