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1年01月11日
“十二五”人才政策答记者问
阅读数:321 本文字数:1671
“十二五”人才政策答记者问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政策
先进化工技术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我市创业创新人才交流大会现场
问:《建德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整个人才规划的组织实施提出哪些要求?
答:一要加强对实施工作的领导。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明确牵头部门、协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党政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切实抓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二要强化人才工作投入。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收益率、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开发性投入的理念,优先保证对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重大项目实施的投入。三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人才管理体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四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人才规划纲要》和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问:在目前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人才引进迫切性增强,难度也日渐加大,我市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有没有出台相关政策?
答:在我市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文件中已经针对我市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将高层次创新型和紧缺型人才作为引进人才的重点,同时突出企业主体,实施一系列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如实施安家费补助,企业引进省级、国家级专家人才“一事一议”、上不封顶,其他符合条件人才最高可获一次性10万元安家补助;实施招聘费补助政策,企业通过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或经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后外出引才等,均实行一定额度的政府招聘费资助;实施减轻企业聘请高层次人才负担政策,对符合条件实行年薪制高层次人才,按实缴个人所得税中留本市部分以工作津贴的方式给予企业等量补助。
问:根据我市产业结构特点,我市在很多紧缺急需专业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方面难度很大,对此,政府有没有相应的工作举措?
答:根据新出台人才政策规定,下一步,我市将以引进紧缺专业人才为重点,实施“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选拔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到本市民营企业工作,列入全市统一管理,期限为2年,管理期内由政府出资安排专业知识培训,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
问:人才住房一直是人才引进和激励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来,我市人才住房困难日益突出。对此,市委、市政府在缓解人才住房困难上是否会有新的举措?
答: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也多次召开会议对人才住房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结合我市目前实际,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人才或引进到我市工作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不包括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政府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为其提供住房保障;对我市企业有较大贡献的人才或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中特别紧缺的人才,市政府安排一定量房源,采用提供人才专项住房形式,为其提供住房保障;对企业中参加工作不久的高校毕业生,以提供人才租赁住房作为临时过渡房,解决其周转住房问题。其中,建设人才租赁住房作为当前我市人才住房保障的重中之重,优先规划落实。近期将在现有保障性住房中调剂一部分房源作为人才租赁住房,同时启动建造200套左右小户型简装修人才租赁公寓。为加强人才住房建设组织领导,同时将成立市人才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市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协调推进。
问:我市从2007年开始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如今,在政府鼓励下,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自主创业越来越多,我市对此有没有相关扶持政策?
答:为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我市在新近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中提出了工商注册优惠、减免税收、资金扶持、奖励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其中资金扶持上,将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实施无偿资助、信贷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助等资助政策,其中项目的无偿资助最高可达20万元。
问: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我市在今后的人才经费投入上是否会进一步加大?
答:我市从2011年开始,每年将安排不少于400万元人才专项经费,今后视工作需要、资金需求和财政状况还将逐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