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1年01月11日

为建设秀美繁荣和谐新建德

阅读数:320   本文字数:2037

为建设秀美繁荣和谐新建德

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十一五”期间人才工作撷英

市领导参加科技企业双百联结活动启动仪式

【点击】

城乡统筹,

农村实用人才成为新“宠儿”

【数字】到2010年,全市累计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433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23.95万的4.36%;共有517名农村科技带头人,3800多人获得了农民技术职称。

【聚焦】这五年,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并列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街道)的综合考核,建立健全市、乡镇(街道)两级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网络体系。全市通过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就业技能培训、SYB创业培训、特色产业技术培训、返乡农民工等培训项目的培训,共完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764人。全市确定市级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12家,创造性地推出了SYB创业培训与农民创业模拟实验室相结合的“1+1”农民创业模拟实训体系,首批培训大学生“村官”52名,全年共7期“SYB”创业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96人。还积极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参加杭州市组织的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杭州市“农家乐”观光农业培训班、杭州市现代设施农业培训班、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等培训30余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努力,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复合人才,“全国劳动模范”蔡小珍、陈金土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潘秋梅、“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吴东良、“杭州市优秀实用人才”林小香、陈卫平等的示范领跑作用逐渐显现,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杭州地区五县市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新安化工

【点击】

培养培训,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有新发展

【数字】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2005年底的约1700人增长到2010年底大约3000人;组织参加杭州市“356工程”培训16名,与杭州市经济管理培训中心联合浙江大学开设EMBA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三年共培训人员154名。

【聚焦】这五年,全市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每年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内容调查,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举办重点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考察学习培训班、成长型小企业负责人考察学习培训班、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班、企业中层现场管理培训班、精细化管理培训班、中高级电工培训班和围绕主导产业创办的化工高级研修班等一系列培训班,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0余场次,共8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还紧紧抓住大中专毕业生从校门到厂门、缺乏管理知识和技巧这一问题,采取“送教下乡”模式,先后在全市16个镇(乡)街道举办企业管理知识培训班和电子商务培训班共30期,参加培训人员2000多人。

浙江大学EMBA建德班正在授课

【点击】

完善体系,

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有新优化

【数字】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达到6132人,占人才总量的9.29%,占技能劳动者的11.6%,高技能人才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达到3756人。

【聚焦】“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至2010年共批准了11家成人职业培训学校为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化工操作和分析、焊工、钳工等多个工种的职业培训,年培训能力达到8000余人次;认真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五年共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5125人,同时,围绕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的创建,不断加大市工业技校建设,学校占地面积从30亩扩大到近300亩,实训室增加到15个,并在学校设置了市农民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站、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站、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残疾人培训基地,面向1.1万余人次开展各类劳动技能培训,为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专家在杨村桥草莓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指导

【点击】

关心关爱,

人才工作环境有新改善

【数字】“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立并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健康疗休养制度,组织高层次人才外出考察4批次,80余人次参加休养。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健康体检3批次,1200余人参加健康体检。

【聚焦】这五年,全市大力倡导“四个尊重”的人才方针,建立市领导联系科技人才代表制度,实行市领导与高端人才“一对一”关怀制度,开展企业人才服务活动;认真发放各项人才工作经费和津(补)贴243万,通过举办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座谈、科技人才服务月、人才政策宣传咨询、中秋人才联谊、高层次人才健康体检等工作,做好聚人、育人、留人工作。同时,还开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20余期,参加培训人数1200余人次。成功举办“先进化工技术高级研修班”、“设施农作制度创新研修班”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并得到上级培训资助经费13万元。建立“3+1”联系帮带制度、“1+2”培训引导计划、“1+x”实践锻炼平台,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引导15名大学生“村官”开展创业行动,确定首批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10家。充分发挥市人才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加强高校毕业生与基层用人单位对接,积极引导企业强化人才开发意识,挖掘基层就业岗位,动员企业降低“经验准入门槛”,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做好就业推荐和帮扶,共帮助63名家庭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五年共接收高校毕业生4410名,市人才服务中心被杭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