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0年06月28日

研究严州文化的急迫性

阅读数:725   本文字数:2193


研究严州文化的急迫性

郑秉谦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年,文化虚无主义严重,对传统文化一概斥之为封资修,只有破坏,没有区别对待。后面30年,文化消费主义严重,或以游戏态度,或以迷信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这影响了我国当代文化的安全。

2003年中央提出了“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之后,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将文化安全与政治、经济、信息安全一道列为国家的四大安全。文化安全,指的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民族凝聚力的安全。

要确保文化安全,一是要处理好同外来文化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同传统文化的关系。这里专讲传统文化: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古严州地域当然也不例外。严属六县,在解放后变化较之他处特别巨大:淳遂二县县城沉于水,建德、寿昌、分水三县县城变成小镇,只有桐庐仍在原县治。因此许多文化载体湮灭得特别厉害。加以新安、富春二水库形成,大批原居民散迁他处,许多文化现象消失得特别彻底。因此抢救、研究的任务特别重、特别急。

建德领导对严州文化研究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即很重视,并且越来越重视,严州文化丛书已出到第六辑即是明证,去年我就在《今日建德》作文赞扬过。现在又隆重成立了严州文化研究会,吸收社会各界力量从事这一工作,成绩当会更大。

什么是严州文化的精粹?严州文化,就是古严州地域的非自然存在,以及这个地域的盖有人类印记的自然存在。

严州文化的内容很多。属于非自然存在的,有人物、语言、方志、学校、文学、书画、歌舞、戏曲、传说、建筑、民俗等等;属于盖有人类印记的自然存在,山水田地,当然更多。尽管古严州六县原有面貌改变特别大,但原有文化留存还是不少。以语言为例,新安江城流行的是普通话,但梅城流行的还是方言,方言中保存着大量古语言,如涧畔、邢衙党、尔、其。以建筑为例,梅城的八里长的城墙、几十座牌坊,希范堂、明伦堂、大成殿三大建筑都没有了,但古民居还在。别家的未去看过,但我家的仍在。此屋,我儿时即知在“长毛以前早就有了”。太平天国从建天京到失天京的咸丰三年到同治三年(1853-1864),为太平军在江南一带活动主要时期。如从1853年上推43年,则为1810年(嘉庆15年),至今已经200年,并且没有作任何加工。以人物为例,孟浩然死去了,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诗还在;韦庄不在了,但他诗中的严州西湖还在;范仲淹早已离开了,但它诗中的乌龙山马目山还在;陆游去世了,但他描写的南门大码头大船小车的商业活动,在我这代人还看见过。

严州文化现象多种多样,严州文化载体林林总总,该保留、恢复的要保留、恢复,该扬弃、批判的要扬弃、批判,但保留修复与扬弃批判之前,都有个研究问题。这种研究,可能得从具体的文化现象、文化载体开始,并且最后还应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上来。一个民族,有民族精神:一个地域,也有地域精神。古严州的地域精神,或说它的民风士气又是什么呢?

第一是范伸淹提出的能促进“廉贪立懦”的高人之风。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在他46岁时被贬到严州当知州,时间不过半年,就留下了许多政绩,包括建严子陵祠,并作《严先生祠堂记》,他称赞子陵为“心出乎日月之上”的高人,说他的高风可使“贪者廉、懦者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自斥于封建皇权之外的特立独行之风。

第二是由范仲淹提出、陆游以他的行动完成的“先忧后乐”的仁者之风。范仲淹离开建德后十一、二年中,经历了庆历之争,经历了出将入相的不世之遇,但也经历了庆历新政的失败、改革的失败,他因此进一步成熟了。他觉悟到光有高人之风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仁者之风。他48岁时,在邓州知州任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格理想,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是区别于从孟夫子到白居易提出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的。在他任严州知州的152年之后,陆游继任这个职位。在陆游临行辞别朝廷时,宋孝宗告诉他:“严陵山水清虚之地,可吟咏自适。”叫他上任后游山玩水写诗。但他到严州后第一首诗作就是《夜登千峰榭》:“夷甫诸人骨作尘,至今黄屋尚东巡。度兵大岘非无策,收泣新亭要有人。薄酿不浇胸垒块,壮图空负胆轮囷。危楼插斗山衔月,徙倚长歌一怆神。”这是在陆游现存万首诗中很重要的一首,诗中一口气用了多个典故,批判了王衍的虚谈误国,赞扬了王导的“戮力收复中原”与公孙五楼立策而不为南燕国主所用。次年又作《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蓬窗老抱横行略,未敢随人说弥兵”。这时陆游已60多岁,但还是恢复中原壮志未已。以后,海瑞、商辂等又承继了他这种“先忧后乐”的仁者之风。

第三,是以陈硕真、方腊为代表的,维护与保卫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尊严的义士之风。廿七年前,我曾到他们活动的农村采访,当时还有许多他们的传说、活动的地方,以及方腊部将汪公老佛、郑魔王的祠庙遗址。

今后,梅城恢复与新建的纪念场馆,要尽量体现此三风。

我认为,高人之风、仁者之风和义士之风,这三风便是严州文化的精神层面,或曰民风士气,乃是严州文化的精髓。对于这种文化精髓,我们应有警戒之心、求索之意与传承之举。我认为,研究、继承与发扬这种民风士气,是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的,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的,是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的,是有利于我们社会的科学发展的。

因此,我热烈赞扬并支持严州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并愿为这个研究会做任何我力所能及的事。

谢谢大家耐心听我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