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0年06月28日
在严州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词
阅读数:633 本文字数:1173
在严州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词
洪庆华
尊敬的马社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和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严州文化研究会在经过精心准备以后,今天隆重成立了,这是严州文化研究史上的一大盛事,也是建德文化事业的一大盛事,是具有里程碑式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建德市委、市政府,向严州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严州在浙江历史上曾经是很有地位、很有尊严的,她的文化曾经灿烂过,她的城市曾经辉煌过。千百年来,且不说曾经留下过无数历史名人的足迹,如孟浩然、刘长卿、杜牧、范仲淹、陆游、蒲松龄、纪晓岚等等;也不说南宋、明、清时期政治商业地位的重要,单单就地域文化来说,1300多年的积淀,也使她底蕴十分丰厚,内容涵盖十分广泛,从政治到经济,从山水自然到民风民俗,从书院学堂到戏曲杂艺,从商号会馆到农耕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明清以后,几大文学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官场现形记》等都有不少的篇幅记载描述过严州,可见当时她的影响。去年,浙江档案馆出版的《浙江二十世纪图鉴》中第一幅大照片就是清末严州府城(今梅城)十字街牌坊的照片。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行政版图的变迁,严州如明日黄花无可奈何地衰落了,梅城由曾经的水上交通枢纽成为了陆上交通的“断头路”,梅城人由原来自豪的“城里人”变成了“山里人”,就像一个没落的世袭贵族虽然端着架子,但早已囊中羞涩。梅城成了建德人心中的一个痛、心中的一个结,弘扬严州文化、保护严州古城也是我们几代干部群众的梦想。据我了解,九十年代以来,很多有识之士开始重视古城保护和严州文化研究工作,尤其是一大批本土文化人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开展严州文化的挖掘、整理。近几年来,在新安江主城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梅城古城保护时机已逐渐成熟。
今天,严州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软件开发工作正式启动了。但是研究会面临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她不仅要承担文化本身的研究,还要承担指导古城保护的操作性研究,古城保护更多的风貌性保护等。所以我希望:
第一要做好严州文化本身的收集、挖掘、整理文章。
第二要做好古城保护与文化研究两者结合的文章,建筑是形,文化是魂,只有魂形兼备才能显出精神。
第三要体现地域特色。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研究层次,要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方式推进严州文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有影响的学术团体、专家学者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才能使严州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同志们,加强严州文化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在重显严州古城岁月的过程中一定能重树严州文化的尊严。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