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5月13日
关于地质灾害,这些防范知识要知道!
阅读数:2355 本文字数:1749
我市境域内山地和丘陵地貌占全市总面积的88.6%,北部和西部山岭受风化、水流侵蚀明显,切割较深,山势陡峻,相对高差达400米~600米,坡度常为30~40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市在不利气候影响下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大。根据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排查统计,我市2022年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有193个,全市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受影响人员涉及2059人。
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下引发的地质灾害,我市运用数智化手段,通过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来提前预知风险做好防范措施。当前我市已建设有“数智防汛多业务协同系统”,并接入了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可以实现自动风险提醒,叠加分析“预报+实测”数据,做到防汛分析研判智能化。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
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红色等级预报区域内的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内受影响人员全部提前转移。地质灾害风险橙色、黄色等级预报区域相关责任人进岗到位,做好巡查。
1.加强预警预报
市应急管理局、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加强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共同发布预警预报,气象部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密建设气象监测设施,逐步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全过程突发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和防御会商决策指挥平台。
2.加强巡查检查
加密对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区的巡查排查,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持续做好监测并定期分析数据;综合地质灾害、气象、水文预报预警信息,按照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人员转移标准,做好高风险区域相关人员的提前转移和临时避险,最大程度避免人员伤亡。
“数智防汛”系统主界面
面对地质灾害,应采用科学的方法避险和救助
一、滚石、垮塌
1.防范措施
不要在未经治理的陡坡危岩下建房、修路、避雨,下雨时不要攀登危岩。尽量不要在靠山坡的房间居住,发现灾害前兆时,尽快通知周围的居民、游客远离。
2.避险方法
崩塌即将发生: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不要立即进行排土、清理水沟等作业,可等待灾情稳定后再作处理。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规避风险:天气转晴后5至7天内仍有可能发生崩塌灾害,人员撤出后,不可因天气转晴即搬回居住。
二、泥石流
1.防范措施
关注预警:雨季时每天接收当地天气预报信息。发现上游形成泥石流后,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
保护环境:栽种树木,抑制泥石流形成和发生频率;建造房屋要避开泄水沟道,远离沟岸;经常清理泄水沟,保证不堵塞。
2.避险方法
危险判断: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远离沟谷: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迅速跑向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躲避,选择高处或开阔地带避险。
三、滑坡
1.山体滑坡有哪些征兆
①在滑坡前缘坡脚处,突然出现干涸泉水复活,或泉水突然干枯、浑浊,井水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是山体滑坡的重要前兆。
②山坡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规律排列的裂缝,说明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③在山坡坡脚处,土体突然出现上隆现象,这是滑坡体明显向前推挤的现象。
④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等惊恐不安,老鼠乱蹿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⑤建在山坡上的房屋地板、墙壁出现裂缝,墙体歪斜,滑坡体四周岩体出现轻度崩塌和松弛现象。滑坡体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2.应对措施
①沉着冷静勿慌乱
应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或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
②抱住身边固定物
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
③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
④警惕二次滑坡的侵害
滑坡停止后,不要立刻回家检查情况。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可能会遭到二次滑坡的侵害。
⑤及时上报灾害情况
立即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分布图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