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09年02月23日

闻香的故事

阅读数:479   本文字数:1379

闻香师能分辨出兰花香味的细微差别

闻香的故事

余牧雨

花香者不在少数,而兰为王者香,盖其香幽远飘忽带有神秘色彩,无以为类。早年看到有兰书上说,兰香成分十分复杂,约有42种成分之多,是迄今未能破译全部成分以致无法复制的一种香型。这不,2000年建德举办的新安江之春国际兰展的兰香也引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建德市重点企业格林香化的专职闻香师。时任兰展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分管布展和展厅管理的我,自然摊到了陪同的差事。陪同的还有特邀出任筹委会副主任的丁永康先生。闻香师是一位30出头的女士,十分斯文恬静。陪同来的人说,她的鼻子是保过险的。跳舞的腿保险,听说过,鼻子保险的,第一次见了。

来到一列兰花前。第一盆是大富贵。闻香师俯身凑近鼻子,轻轻地嗅了嗅,似乎呆了一呆,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深深地嗅了起来。展厅兰花虽多,但这已是晚上,许多兰花已经不放香了。我们担心她闻不到香气,破坏闻香师对兰香的美好印象。闻香师宁静的脸上显得更为宁静,仿佛静静的湖水,但近在咫尺的人,却不难发现她的眼睛亮了。有人问:有香味吗?答:有的。闻香师深嗅了几次后,起身被引到一盆宋梅前。她低下身子凑过去深吸,忽然她的眉头跳了一下,迅速把鼻子移开了。脸上似有狐疑,又把鼻子轻轻地凑上去,轻嗅了下说:“这个浓些。”又起身移步,这次被引到一盆余蝴蝶前面。这回她老到了些,远远地把鼻子凑上去,还没等靠近足够的距离,她就停住了。用手轻轻地往面前拂动空气说,这个香很浓。我们忙把她引到另一盆余蝴蝶前,她刚凑上去,就说:“一样,浓得很。”于是,接着闻荷瓣、水仙、梅瓣、奇花、素心。她只闻不说。我忽发奇想,墨兰的香味,她不知会怎么说。带她到了墨兰区。这次台湾来了十几位兰友,带来了上百盆墨兰。她闻了几盆就不闻了,说都差不多,都有檀香味,有些刺鼻。又说,刚才的(指余蝴蝶)香气里,带有一部分和墨兰近似的香味。我说,墨兰的香味我闻不到。她说有可能的,不是所有人的鼻子都能辨别一样的气味。一旁的丁永康先生说,据他了解,三分之二的人闻不到墨兰香味,而还有少数人能闻到墨兰的香味,却闻不到春兰的香味。

这回是闻香师引我们来到第一次闻的大富贵前面,她又凑上去轻轻地闻起来。我们不禁问:怎么样啊?她边嗅边说:“这个香气最醇,和边上的那些花香气差不多,但这个更柔和些。”边上的都是兄弟兰园拉来陪衬的行花春兰。“舌上没有颜色的香味也醇,要浓一些。”她指着宋梅说,“这个香气浓些,多了些成分,而这个(余蝴蝶)香气更浓,有些冲鼻,成分更复杂些。前面这个(宋梅)香气在两者之间。”她又指着一盆龙字说:“这个比最先的浓,但比它(宋梅)要纯些淡些。”一旁陪着的丁先生又发话了:“早先我研究过兰花的瓣形,觉得荷瓣是一般兰花瓣形的极端表现,内质并未发生变化,而水仙、梅瓣、奇花蝴蝶都发生变异,现在看来,不同瓣形的香味也印证了这一点,而且变异的程度不同,香味也相应变化。这样看来,奇花蝴蝶在内质上的变异更甚于水仙梅瓣,而素心的香味表现更为厚重。所以,荷瓣和素心的香味,是兰花没有变质的香味,也是最醇最正宗的香味。”哲学说,事物内部存在普遍联系,果然。陪同的人这时总算插上嘴角了,问:能辨别其中的主要成分吗?她在闻了又闻之后道:成分很多,能闻出其中的一些成分,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无法细辨。

闻香师走了,丁先生、夏惠先生、金会长等等,在场的兰友围绕香味的话题,话是越说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