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25日

破解“三大难” 争当示范生

阅读数:525   本文字数:1489

村民通过家门口的二维码了解积分

 

作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我市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向机制创新、数字赋能、多元共治方面借力量、求突破,全力推动“枫桥经验”的建德实践,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智慧化水平。

 

网格员开展入户排查

 

破解纠纷化解难

 

2019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苗头、化解在源头”。

以县级矛调中心建设为牵引,集成九大中心功能,大力推广“浙江解纷码”。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填写问题诉求申请,中心会在3个工作日内受理符合法律规定民事纠纷并派发至调解组织,让老百姓反映问题打破时空限制。

以镇级矛调中心建设为支撑,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等资源力量进驻中心,让村民有地方说理。各乡镇(街道)围绕群众需求,结合辖区特点,推进全功能矛盾纠纷化解。

以村级矛调中心建设为底座,加强村级调解队伍建设,细化网格管理,强化源头防控。更楼街道推动16个村社村级调委会全覆盖,加强多元调委会组织建设,根据村社现有资源及辖区矛盾纠纷特点,培育形成了新市村“新武德”调委会、于合村“大板脚”调委会、张家村“和事佬”调委会等5 个特色村级调委会组织。2021年成功化解多起积案。

基于“基层治理四平台”、依托“浙里访”平台,我市还纵向打通市镇村、横向整合各部门,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全量掌握、调解资源全面整合、调处机制更加高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营造矛盾纠纷“不升级、不激化、不上行”的良好态势。2021年以来,我市四级走访总量同比近三年均值下降64.4%。

 

破解风险管控难

 

我市是全省唯一危化品、地质灾害点和道路交通隐患点三大领域都是省级重点监管的县(市)。为降低道路交通风险,2018年以来,我市推出“鹰眼护航”系统,2021年进一步扩容升级为“心安护航”系统,对全市2580辆重载普货、两客一危车辆、农村公交安装“鹰眼”设备,纳入统一管理,实现了对客货车辆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处理的全链条监管;建立市内22家协同单位联动机制,与临界的金华兰溪市、衢州衢江区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联席管理机制,形成杭金衢跨区域浙西共管新局面。通过精密智治、整体自控,建德辖区内交通道路亡人事故率连续断崖式下降。为将平安创建责任落到实处,我市实施平安创建“1558”工作法,全面压实八个领域的监管责任,建立“日常检查、交办整改、回访销号、通报研判、考核问责”五项机制,按照15天检查、15天整改、15天回访要求,以常态化督导、交叉暗访检查等形式,推动落实条线和区块网格化检查工作。

通过管控风险、传导压力、强化闭环,倒逼各单位积极履行平安建设责任,2021年以来,我市各类事故亡人数整体下降明显,问题隐患整改率达到99.2%,平安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破解力量提升难

 

我市创新推出“建村钉”数字平台,打造“有事找村里”“全员群”等功能模块,实现人人都是网格员的治理格局。村民可以直接将需要办理和反映的事项一键提交给村干部,再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将事件流转至镇街、部门和市级矛调中心,最终处理结果由“建村钉”反馈给事件的反映人,形成闭环管理。

我市还探索推行“ 积分制”管理,以积分制的做法,改变群众对村级事务、公共事务的态度,从原先的事不关己变成积极主动参与。乾潭镇安仁村村民自发组建“红粉银绿” 四色服务队,通过开展清洁乡村、平安巡防等各类志愿服务并获取积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积分制”管理的推广实践,使乡村治理与村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乡村治理由无形变有形,乡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乾潭镇安仁村实施“积分制”管理以来,先后获评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10多项荣誉称号。

 

线下多元化调解

 

到群众家门口开展调解审判

 

“心安护航”系统发出提醒

 

(通讯员 徐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