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2年01月25日
建德海螺水泥智能化矿山通过验收
助力建德矿山数字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阅读数:1048 本文字数:863
本报讯 近日,全省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工作验收会召开。会上,建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智能化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顺利通过验收。通过数字化改造,建德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矿山资源利用率由之前的98.5%提高到了100%。矿山每吨石灰石成本降低了0.28元,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约5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近年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加速推动全市矿山数字化转型,企业从曾经的“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尝到了产业数字化的甜头。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数字化程度高的矿山给予率先入绿色矿山国家库的支持。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家矿山被自然资源部遴选入绿色矿山国家库,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获得了省自然资源厅的高度认可。2021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围绕数字化矿山工作,加大动态监测,通过监管手段督促矿山重视数字化建设,加强绿色矿山再提升,通过绿色矿山硬性准入等手段,逐步淘汰低效能、散乱差的矿山企业,提高开发利用水平;打造建德海螺矿业数字化行业样板,总结规律,加强试点推广。
同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推动矿政管理流程再造,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2021年9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启动了矿政管理数字化改造需求调研工作,对矿管业务、数据情况进行了解摸排,积极探索规划、勘查、出让、监管和修复等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优化地矿行政管理全业务流程,形成矿产资源大数据,打造横向协同、纵向一体、反映地方特色的“绿矿智用”应用场景。“绿矿智用”数字化场景成功列入浙江省首批“数字国土空间”多跨应用场景试点清单。目前,“绿矿智用”数字化场景已完成第一步测试版本开发。
除此以外,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矿业权准入。开展了矿产资源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提升、绿色矿山集中遴选等行动,制定了碳酸钙行业整治方案等长效机制,通过开发利用规范化、辅以市场化手段,大力落实“关小开大”政策,将有实力进行绿色矿山改造的矿山保留下来。截至目前,全市有采矿权15宗,自上一轮规划以来,大型矿山占比由原来的20%提升到目前的60%,2021年度中期矿石总量约1486.2万吨,同比增加86%。
(通讯员 翁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