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1年11月10日

稻谷归仓

□ 朱耀照

阅读数:966   本文字数:754

稻收季节,田里到处弥漫着一股稻草的气息。农人们割稻,打稻,挑稻谷。一丘收割完了再移到另一丘,渐次推进。

这时,孩子们也忙碌起来了。他们将鸡搬运到已收获的稻田,让鸡吃个饱。自己呢,专心捡稻谷,尽可能多地将遗落的稻谷带回家。

在小孩子们看来,稻谷是上天的赐物。老人们说,相传在远古时,水稻像门前的苦楝树一样高大,谷粒密密匝匝地长在主干和枝条上。种一季水稻,百姓就吃不完。于是,他们开始追求享乐,稻谷成熟了,也不再及时收割,以致大量稻谷在外面腐烂。天帝知道后,非常恼火,便将水稻种子全收了回去。不久,百姓就开始饿肚子了。面对饿殍遍野的惨状,一条狗跑上天去,摇晃着尾巴,向天帝哀求:“人类知道错了,已在改过自新,望天帝怜悯他们,多少给一点稻种。就是跟我尾巴一样的,也可以。”天帝动了恻隐之心,就给了人间一些水稻种子。不过,这些种子长出的茎秆只有半米高,而且只在茎秆头部才有稻穗。稻穗垂下来,就是狗尾巴的模样。

收割后的稻田,呈现热闹后的寂静,只有几个小孩子在低着头,寻觅着,捡拾着。

稻穗散乱地躺在田头地角,黄灿灿的,就像国徽上的那样。有的夹在捆好的稻草里,那是打稻时遗落的。孩子们都一一捡起,整理起来。谷粒,则是随处可见,稀稀落落的,除鸡群啄食,还有田鼠、麻雀等要来吃,要么过一些时候烂掉或发芽。如遇有一小堆谷子,那可能是从某个地方漏出来的,他们会立刻俯下身子,甚至跪下来,用衣服小心翼翼地将谷粒收拾起来,无论这些稻谷有无泥土,都装进自己的口袋。

傍晚,孩子们一回到家,就把捡拾的稻穗、稻粒拿出来,放入小畚箕里。这些稻穗、稻谷,未经处理,都喂了鸡。当时的鸡屁股经济(鸡蛋换钱),谁都看重。

谷粒归仓。这仓,不是国家和集体的粮仓,而是自个的家,是鸡们的嗉囊。但不管怎样,总比剩在田里好。农村孩子的思想,说不上高大上,却挺务实的。